共和國的希臘行省上。
欒奕情緒異常激動,從懷裡噌的一下抽出一柄短刀。
曹操帳下眾人見狀嚇了一大跳,還道是欒奕要行刺曹操,夏侯惇一個箭步擋在曹操身前,質問:“欒子奇,你想幹什麼。”
欒奕莞爾一笑,用刀鋒在手指上劃出一道血口,用鮮血把地圖整個圈了起來,隨即在地圖中央龍飛鳳舞寫了一個大大的“漢”字。
“這……”曹洪激動的雙手直抖,冷靜下來,道:“大秦距此萬里之遙,打到那兒去,幾乎是不可能的。”
欒奕揚起嘴角,道:“只要我們放下彼此的偏見,和那點無阻為道的仇恨。為了我們的未來,為了子孫後代,停止無休無止的內鬥、內耗,站到一起,齊心合力,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就算我們有生之年無法實現,我們將這一宏願一代代傳承下去,終有一天,當我們的子孫會站在天底下的最高峰,號令那些曾經不可一世的外族時,會驕傲的向他們說,我們是漢人,是不可戰勝的,是文明的文明。我們的京城,是萬城之首,我們的王是萬王之王,我們的神是眾神之神。如此,我們就沒白在世上走一遭,我們對得起祖先,更對得起後代。”
言訖他又引吭高歌起來,“四海之內,大漢之土。東到大海,西服列國。南吞諸越,北逐匈奴。人跡所至,莫不臣服。漢德昭昭,漢威烈烈。恩德所至,澤及眾生。煌煌漢風,永世其昌!”
一首盛行於武帝時期的關中長調從他口中噴吐出來,直聽得眾人熱血沸騰,血脈噴張。
313昔日強漢(第12更)
“四海之內,大漢之土。東到大海,西服列國。南吞諸越,北逐匈奴。人跡所至,莫不臣服。漢德昭昭,漢威烈烈。恩德所至,澤及眾生。煌煌漢風,永世其昌!”
一首多年未聞,幾近忘記的歌謠,喚醒了眾人塵封已久的記憶。三百年前,偉大的漢孝武皇帝在位期間,外事“四夷”:南平兩越、北伐匈奴、經營西域、通西南夷、東定朝鮮,建立了空前遼闊的疆域,於是就有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就有了“萬超來賀,天朝上國”。
那個時候,大漢還有一個別的稱號——強漢。一句“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嚇的胡夷蠻絨膽戰心驚。正因為身後有著那麼一個強盛的祖國做後盾,那時的漢人走到哪裡都能挺直腰桿。到了別的國家只需報一聲“老子是大漢人”,哪怕他是最為貧賤的下等人,番邦官署也得對他另眼相看。
否則,即將迎來的就是大漢強軍的刀劍。
那時的大漢就是這麼霸道,霸道的讓外族膽戰心驚,讓同胞引以為豪。於是在接下來,和再接下來的無數個千年裡,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把自己稱之為漢人——漢族人。一直沒有改變。
可是現在呢——公元2世紀的大漢已經失卻了往日的雄風,連世居洛陽的曹操都不記得上一次藩國入朝納貢是什麼時候,而漢人挺直的脊樑也在塞外胡人年復一年的扣關劫掠中越來越彎,越來越彎,如今已是岣嶁著身子苟且偷生了。
想起著數十年屈辱的歷史,曹操就恨的牙根發癢,他恨昏聵的桓靈二帝,更恨那害得無數百姓流離失所的胡人。
所以,在他出仕為官的第一天,便將勒石燕然、封狼居胥定為了終生的目標。矢志不渝的希望終有一天,大漢在他的手上重塑武帝時期的輝煌。
只是……如今在看到眼前巨大的地圖後,他才發現自己的目光竟是那麼短淺。同時也在感嘆,欒奕的野心竟那麼的大。
鮮卑、匈奴、龜茲、大宛、大月、貴霜、安息……大秦,全囊括在他的野心裡。
能實現嗎?曹操不敢相信,但他記得欒奕說過,“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很多事情不怕不敢做,就怕不敢想。只要他們想到了,也許就真能做到。
說到這兒,曹操下意識瞥了一眼欒奕、郭嘉、毛玠、戲志才、荀彧、荀攸、程昱……“得救世八才者得天下”這句話已經傳了不是一年兩年。至少現在看來,這句話當真並非空穴來潮。
看欒奕,不正是借了天地人鬼四才之能,才在這亂世一舉平定中原的嗎?
此外,荀彧、荀攸、程昱之才,曹操亦是再清楚不過了。他們在過去的數年裡給曹操出謀劃策,立下了汗馬功勞,堪稱當世智士之驕楚。之所以近幾年諸事不順,實在是他們遇到了過於強大的對手——天地人鬼四傑。與分工明確的四傑為敵,莫說是他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