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8部分

富民才強。可實際上呢,歷代朝廷不停的從百姓手中剝削財富,可是國家真的富了嗎?沒有,從來沒有富有過,國庫年年空虛,百姓也吃不上飯。為什麼會這樣呢?一方面,百姓日子過得沒有盼頭,每年就算打再多的糧食,也得讓朝廷盤剝了去。年年如此,帶帶如此,他們有幹勁兒才奇怪了。沒有幹勁兒,產出的糧食自然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地方豪強從貧困不堪的百姓手裡巧取豪奪,把土地據為己有,他們或收買地方官吏,或仗勢欺人用各種各樣手段逃避稅收,以至於朝廷手握天下沃土,手上的稅賦卻只有零零星星那麼一點兒。有此兩點,大漢立國數百年,即便強盛如武帝時期,國庫也從來沒有充裕過。所以,富國強民這條路行不通。”

地方豪強偷稅露稅可謂無所不用其極,防不勝防。對此,曹操亦是深有體會。

欒奕接著道:“所以,我自始至終不贊同‘國富民強’這句話。我更認同‘民富則國強’。我們必須承認,大漢的百姓是可愛的,容易知足的。只要讓他們吃上飽飯,穿上暖衣,他們便會覺得生活有了希望,為了這份希望他們更加勤勞,更加樸實,並藉此產出源源不斷的財富,而國家則是最後真正的受益者。在百姓們過上美好生活的同時,他們會感念國家的恩德,將‘國’牢牢刻在心中,為了保護他們現存的好日子,他們甘願付出生命代價,去守衛賜予他們一切美好事物的統御者。同時,百姓富足,也就不會把土地賣給豪強。相對於豪強,百姓畢竟是無權無勢的個體,向他們收繳稅賦,總比懇求豪強納稅要容易的多。誠然,他們每個人納的稅賦並不多,可耐不住他們人多啊。所以,民富國強才是真理。”

“子奇說的不無道理。”曹操思量一陣,又覺不對,道:“可是照子奇這麼說,百姓富了,國庫也應該跟著充裕才對,怎的現在入不敷出了?”

316民富國強(第15更)

聽了欒奕對民富國強的解釋,曹操問:“照子奇這麼說,百姓富了,國庫也應該跟著充裕才對。可為什麼卻是入不敷出?”

欒奕微笑道:“這就牽扯了另一個問題——藏富於民。”

“藏富於民?”

“沒錯。”欒奕娓娓道來。他告訴曹操,為了讓教區百姓都能過上富裕的生活,他先是藉助稅收,用富人交入國庫的高額賦稅反哺教區內生活困難的貧民,給與他們物質和生活上幫助。他將這番調節,稱之為收入再分配中的第一槓杆。

第一槓杆調節過後,教會還會從日常會費中拿出一部分資金,給百姓予以救助,並號召教區內商家,給貧苦大眾以慈善資助。這是收入再分配的第二個槓桿。

如此一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從物質層面拉近貧富差距,讓富人少富,貧民少貧窮那麼一些。

除此之外,欒奕還以朝廷的名義,在各地動工修葺城牆、溝渠之類的官方工程,募集窮人前來務工,並支付相應薪俸。用以工代賑的模式資助窮苦大眾,同時還能讓窮人學得一技之長,將來也好謀生。

藉此種種,教區的百姓日漸富裕,而與之相對的,國庫裡的稅收大部分都用在了改善民生上,再加上戰事不斷,自然空虛。

聽完欒奕的解釋,曹操繞了個圈又把剛才提過的問題搬了回來,“如此……若遇到戰事或修橋鋪路之類的國事,可國庫又沒有錢那可如何是好?”

欒奕微微一笑,“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是藏富於民的本意。而要真真正正視線藏富於民,同時又不至於國事遲滯,就必須懂得如何讓民間的財富為國所用。”

“藏富於民?民財國用?”曹操一頭霧水,不明所以。他想不透,依照他多年來積累下來的經驗,錢財進了豪強、百姓的腰包,再想讓他們捐出來用於國事簡直比登天還難。“這怎麼可能?”

欒奕答非所問,“天下悠悠皆為利往,以利誘之無往而不利。”

曹操愈發的疑惑,“此話何意?”

“這事一句兩句也說不清楚。孟德兄在教區多呆一陣子,自然會明白。”說完,欒奕扭頭往內室而走。

曹操被欒奕吊足了胃口,此時戛然而止,說不出的憋悶。他追著欒奕問:“哎,子奇。你倒是給我說說啊!”

“哎呀,孟德兄,我這正撒尿呢!”面對曹操喋喋不休的詢問,欒奕很是無奈。可是曹操所提及的“如何將民財國用”的問題,確實不是一句兩句話能說完的。況且,欒奕一時半會還真不知道從哪裡跟他講起。最後逼得實在沒有辦法,索性向他承諾過陣子操刀一個“民財國用”例項讓曹操開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