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雄副將胡軫引兵五千出關迎戰。程普飛馬挺矛,直取胡軫。鬥不數合,程普刺中胡軫咽喉,死於馬下。堅揮軍直殺至關前,關上矢石如雨。孫堅引兵回至梁東屯住,使人於袁紹處報捷,就於袁術處催糧。
可過了數日,左等糧草不來,右等糧草不到。孫權軍青黃不接,軍心不穩,被華雄抓住空子,趁夜襲營,前後夾擊大敗而歸。
敗退之時,若非心腹愛將祖茂捨命相救,孫堅定然命喪汜水。只不過,孫堅是逃出來了,祖茂卻被華雄斬於馬下。
愛將身死,孫堅焉能不怒,恨不得食袁術之肉。
眾將好言相勸,孫堅才稍稍收斂怒氣,拂袖而去。
一日之內,兩鎮諸侯連吃敗仗,且敗的都是那麼的冤枉,這讓曹操又氣又惱。他奮力熨平緊皺的眉頭,端著酒盞坐到欒奕身邊,“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
欒奕笑著說:“人心不齊,方會至此!”
“呼……”曹操瞪欒奕一眼,“子奇還有心思笑?”
“意料之中的事,愁也沒用!”確實,若問這世上誰最清楚十八鎮諸侯聯軍最後的結局,非他欒奕莫屬!
“人心渙散,各有顧及,何以成大事?”
欒奕拍了拍曹操的肩膀說:“討伐董卓人不在多,在於精!”
“子奇何意?”
“兄可聽過兄弟齊心其利斷金?”欒奕對曹操耳語道。
“那自然聽過!”曹操點了點頭。
欒奕又輕聲說:“只你我二人,滅董卓足矣!”
“哦?”曹操眼前一亮,“子奇可是有了計較?”
欒奕點了點頭。
“快快說來!”
“時機未到!到了我自會告知孟德兄。”
曹操大喜,“為此當浮一大白!”
“樂意奉陪!”
兩人相視一笑,滿飲一盞。
坐在高位上的袁紹遙遙看著欒奕、曹操交頭接耳,心中疑惑大生。沒來得及多想,便聽探子來報說:華雄率軍下關,用長杆挑著孫堅的赤巾在寨前叫陣。
袁紹大怒。“來的正好,誰去迎戰!”他又把視線拋向欒奕,欒奕仍舊沒搭理他,跟沒事人似的給曹操講起了笑話。
恰當此時,袁術背後閃出一員驍將,毛推自薦道:“小蔣俞涉願往。”
袁紹從其言,遣其出戰。俞涉領命而去。
吃口菜的工夫,探子大踏步回報,“盟主,不好了。俞涉與華雄戰不三合,便被斬了!”
眾**驚。冀州刺史韓馥又派上將潘鳳出陣迎敵,乍一露臉,又被華雄斬於馬下。
眾人又驚。袁紹悵然道:“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
言未畢,階下一**撥出曰:“小將願往斬華雄頭,獻於帳下!”眾視之,見其人身長八尺,肩寬體闊,虎背熊腰,鬥樁目,一線眉,國字臉,聲若虎嘯,立於帳前。
“汝何人?”袁紹問。
188溫酒斬華雄
見袁紹問那人姓名,公孫瓚主動出列介紹說:“此乃劉玄德之弟,于禁於文則也!”
袁紹又問于禁現居何職,答曰弓斧手!
帳上袁術大喝曰:“汝欺吾眾諸侯無大將耶?量一弓手,安敢亂言!與我打出!”
曹操正欲出列,卻被欒奕搶了先。他說:“文則立功心切,心情可以理解,不可責罰。”他又轉頭勸解于禁,“文則勇武我自知之,華雄並非你之對手。然,戰場廝殺,不單是技藝比試。正如公路所言,公明身份稍低,若迎戰華雄,華雄必笑我軍無大將出場,如此有損我軍士氣,得不償失。是以,為維護我軍掩面,奕肯請文則不要出戰,待來日敵軍亦派小將,再一試身手。”
于禁雖知欒奕與袁術一樣,也是因為自己官低位卑,不肯派自己出陣。可欒奕言辭懇切,自己實在不好拒絕,只得悻悻回列。
他哪裡知道,欒奕不讓他出陣還有一層更重要的原因——欒奕不想讓他藉此一戰一舉成名。一旦他出了名,他身後的劉備也跟著聲名大漲,並以此為基為隨後的亂世打下堅實的基礎。
袁紹看一眼欒奕,問:“于禁不去,誰去迎戰?”
欒奕抬了抬手,“二哥何在?”
眾人望去,卻見欒奕身後閃出一名九尺大漢,髯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聲如巨鍾,“某家在!”
袁紹見欒奕終於派出戰將,且派出之人不是別人,竟是結拜義兄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