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5部分

“徵東將軍折煞小人了。小人就一個牢頭,微末小吏怎得將軍上官稱呼!”說完,扭頭吩咐人買酒去了。

欒奕則取出酒盞與盧植各倒一盞,“將軍,為我們有緣在此相會,幹!”

“幹!”

144下棋

不得不承認,盧植此人無愧於當朝大儒之名,知識之淵博連欒奕這個來自於未來的人都難以望其脊背。天文地理無所不知,經史子集倒背如流,兵法韜略應運自如。欒奕在他身上學到了很多。

盧植顯然也很喜歡跟欒奕聊天,原因很簡單,眼前的這個年輕人雖不像他那般一言一語引經據典,但說出來的話卻很樸實,其中暗含著不少發人深省的道理,時不時還會語出驚人,冒出些他從未想到的觀點。這些觀點乍一聽來有些離經叛道,但細細思索卻會發現字字珠璣,暗含著天理迴圈最核心的要義。與欒奕所著的那部《原富》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比如欒奕說自己從下棋之中悟出了一套理論,他將其稱之為博弈論,理論中有一個十分典型的範例,其內容是:有衙役逮捕甲、乙兩名盜竊嫌犯,但沒有足夠證據指控二人入罪。於是衙役分開囚禁嫌犯,分別和二人見面,並向雙方提供以下相同的選擇:若一人認罪並作證檢控對方,而對方保持沉默,此人將即時獲釋,沉默者將判監10年。二人都保持沉默,則二人同樣判監1年。若二人都互相檢舉,則二人同樣判監8年。

欒奕將這一範例稱之為囚徒困境。

在這一範例中欒奕首先做出的假設是兩名囚徒都是《原富》中提到的自然人,也就是以“利己”思維為導向的普通人,即都尋求最大自身利益,而不關心另一參與者的利益。參與者某一策略所得利益,如果在任何情況下都比其他策略要低的話,此策略稱為“嚴格劣勢”。理性的參與者絕不會選擇。另外,沒有任何其他力量干預個人決策,參與者可完全按照自己意願選擇策略。

囚徒到底應該選擇哪一項策略,才能將自己個人的刑期縮至最短?兩名囚徒由於隔絕監禁,並不知道對方選擇;而即使他們能交談,還是未必能夠盡信對方不會反口。就個人的理性選擇而言,檢舉背叛對方所得刑期,總比沉默要來得低。試設想困境中兩名理性囚徒會如何作出選擇:

若對方沉默、背叛會讓我獲釋,所以會選擇背叛。

若對方背叛指控我,我也要指控對方才能得到較低的刑期,所以也是會選擇背叛。

二人面對的情況一樣,所以二人的理性思考都會得出相同的結論——選擇背叛。背叛是兩種策略之中的支配性策略。因此,這場博弈中唯一可能達到共通點,就是雙方參與者都背叛對方,結果二人同樣服刑8年。

欒奕一番對博弈論和囚徒困境的解釋,直聽得盧植目瞪口呆,半天說不出話來。細細揣度一陣內容,越發覺得很有道理。便讓欒奕講得再深入一些。

可憐欒奕前世對數學研究不深,對博弈論也只是泛泛瞭解,只能表示,自己對博弈論的研究仍處於初始階段,沒多少能教給盧植的。

盧植顯得稍有些失望,隨即釋然,欒奕才多大,不過17歲而已,能有如此認識絕屬世間罕見。想到這兒,盧植的眸子忽然亮了一下,“小小年紀就有如此成就?那到而立之年還了得?”

此後,盧植與欒奕的交流愈發密切,且多數都是盧植在說,欒奕在聽了。

欒奕依稀覺得,盧植這是要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可怎奈已拜在蔡邕門下,無法再拜盧植為師。

盧植對此不以為意,即便與欒奕沒有師徒情分,仍整日向欒奕灌輸自己畢生所學。整日聽得欒奕頭暈腦脹,不由回憶起當年在潁川學院讀書的日子。

話總有說盡的時候。很快,盧植便發現自己能教給欒奕的東西已經不多,每日的課業也就漸漸少了起來。

無聊的時光隨之增長,日子變得一天比一天慢,可王允傳來的口訓卻說,靈帝仍然沒有審訊他的意思。

無奈之下,欒奕只好想辦法打磨時間,便讓牢頭兒備下圍棋,與盧植對弈。

可那盧植老兒棋藝實在高超,且一點兒都不知道讓著晚輩,連殺十數局,均以欒奕慘敗告終。

贏了就贏了吧,還總擺出一副洋洋得意模樣。

欒奕大怒,尋思怎麼報這一年之仇。思索一夜,心生一計,連夜繪製草圖一張,交給牢頭,令牢頭找人儘快依圖趕製。

不消半日,一副仍透著漆香的象棋擺到了欒奕和盧植的中間。

象棋作為大漢朝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