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7部分

來,“潁川欒子奇在此,擋我者死!”缸口粗的大錘橫掃而出,撩開守城士卒們極刺而來的長矛。

一眾守城士卒頓覺雙手傳來一股巨力,手中兵器險些組攢之不住脫手而出。

恰當此時,欒奕反手又一錘,這一錘堪稱力達千鈞,一棒子掃下去直將一排五六名守卒砸飛起來,炮彈似的撞在身後袍澤身上,掀翻一大片人。

欒奕藉此在守卒之中殺出一道缺口,坐下沙丘戰馬如入羊群之虎,速度全開載著欒奕一頭扎入軍陣。欒奕身後,左側典韋,右側張飛統領親兵護衛,于禁、徐晃居於左翼,張郃、高覽於右翼,大軍呈墜型形態,迅速鑿穿了守城士卒的防線,如大雁過境一般掠入城中,所過之處無人能擋,馬蹄踏過所在必有一陣血雨腥風。

一應守城士卒自知抵抗無用,紛紛主動繳械投降。

欒奕統兵在城中廝殺一圈,見反抗的呼喊聲漸漸平息,便先行一步領著親兵直奔郡守府。

此時,審配就在郡守府內,借府宅的高牆做著最後的頑抗。欒奕找到他時,他身邊只剩聊聊不足百人,被張飛的數千人馬團團包圍,上天無地下地無門。

欒奕離得老遠便可聽到張飛那標誌性的大嗓門,“毋那廝,好不識實務。袁本初都死了,他兒子袁尚業已成了階下囚,你還抵抗個什麼勁兒。不如早早投誠,俺家教主必會惜你之才,予以重用!”

欒奕聞言一樂,“嘿……這糙張飛,竟也學得勸起降來!”他縱馬來到張飛身邊,透過破碎的府門,目視府衙正堂前方身披鎧甲的審配,問張飛,“他肯降嗎?”

張飛搖了搖大腦袋,“這廝倔的很,死活不肯歸降!”

“那還等什麼?”

“啥意思?”

“如他所願,殺了他!”欒奕冷冷道。

“啥?”張飛一臉震驚。在他的記憶裡,欒奕心慈,對待俘虜項來從優,尤其對那些才華橫溢者格外照顧。如果他們願意歸降,欒奕便予以後代;如果他們頑固不化,死不歸降欒奕則苦口婆心勸導,或者發配到運河邊勞改。讓他們在實地品味過教會統御下諸多好處後心系教會,主動來投。

像眼下這樣主動宣判結果一個人性命的事還是第一次發生,而且此人還是河北赫赫有名的名士——審配。

張飛對此很是不解。只不過他卻不知,欒奕雖然心慈,卻也不手軟。對於審配無論是依託後世的史書,還是當下的認知,欒奕對他有較深的瞭解。此人可謂袁紹手下最為忠誠的謀士,其忠誠度已經達到愚不可及的程度。

歷史上,曹操抓住審配後,審配便是誓死不降,。並受創了“吾生為袁氏臣,死為袁氏鬼”的口號。曹操久勸無果,只得將他推出去斬首。臨刑前,他卻斥責行刑者說:“吾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遂向北跪,引頸就刃。

後來有詩稱讚他說:“河北多名士,誰如審正南:命因昏主喪,心與古人參。忠直言無隱,廉能志不貪。臨亡猶北面,降者盡羞慚。”

欒奕知道,像這樣的人無論怎樣勸降都是無用,不如給他一個好死,全了他的忠貞之名。

此外,欒奕想殺審配還有一個原因。河北的局面已經到了這種局面,袁紹身亡,袁尚授首,冀州大部均落入他的手中,唯有審配不識時務,倒行逆施做毫無意義的抵抗。在這場毫無意義戰鬥的中,教會大軍損失近萬,安平的守軍死傷接近兩萬。

審配為了展現他的忠誠,為了贏得忠貞之名,足足葬送了近三萬條性命,還有萬人在戰爭中受重傷,落下終身殘疾。

在欒奕看來,審配此舉根本不能稱之為中意,而是一種為求名譽毀人利己的滔天惡行。為了那死去亡魂,必須加以嚴懲。

所以,他一改往日對待敵將的懷柔政策,果斷下令,讓張飛處死審配,“殺!”

“喏!”張飛雖心中有疑,卻不敢違令,丈八蛇矛一揮,數百控線衛士隨即鬆開手中弓弦,箭簇疾飛入天,目標直指審配……

可憐那審正南還尋思能跟欒奕說上兩句話,雖不會求饒,卻也想著慷慨激昂一番以彰顯自己心繫袁紹的忠貞之志,卻不曾想欒奕這次竟這麼果決。

十數枚箭矢直接射入他體內,殘破不堪的軀體如同破布袋一般跌倒在血泊之中。

安平攻陷,冀州全境全入欒奕之手。

隨後,欒奕留辛評、辛毗兄弟安撫戰後安平的民情,他本人則帶著大軍趕往鄴城。

在鄴城城外,歡迎教會大軍凱旋的人群早早的等在這裡,其中有郭圖、逢紀、顏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