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5部分

已經不小,欒奕特意給二位準備了軟驕,另陪侍衛若干,端茶倒水、扇扇子……當國寶一樣伺候。

遠征烏丸的旅程雖不像橫跨太行山那般艱苦,但途中亦是困難重重。

大軍沿北海灣向北取道山海關,直取烏丸蹋頓柳林大營。七月末,狂風暴雨在塞外大地上將降臨,大雨傾盆,似乎又回到了天柱崩塌,銀河水氾濫的遠古時代。

古時修葺的馳道被雨水沖毀,到處都是泥潭,儼然一片澤國。在這樣地面上,莫說糧草輜重,就是單人行走也是舉步維艱。更為重要的是,受雨水侵襲影響,教會大軍此番帶來的火藥雖用油紙包裹,卻仍大量受潮,以至於在接下來的戰鬥中無法再借火藥之威攻城拔寨。

大軍行路困難,致使蹋墩提前洞悉了教會的行軍路線,並有針對的在桓陽一帶各處關隘層層佈防。

前有重兵,中途又遇困境,四萬教會大軍霎時陷入兩難。

面對這一境遇,欒奕急得不行,甚至一度覺得北伐的決定就是個錯誤,不若先行回軍,換個時間再捲土重來。。在這個時局困窘的時刻,郭嘉站了出來。他對欒奕道:“奕哥兒莫慌。孫子有云:’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嚮導;不能得地利。’我軍之所以行軍受阻處處受困,是因為缺少嚮導啊!只要找到熟悉地形的合格嚮導,一切困難將迎刃而解。”

欒奕道:“嘉弟之言我可以理解,可是眼下去哪去找一個嚮導呢!”

郭嘉微微一笑,“我知道一人。此人姓田名疇字子臺,是無終人士。他自幼飽讀史書,善擊劍,有俠行。當年幽州刺史劉虞欲向朝廷遣使進貢,苦無有膽有智之人,當地官吏便推薦了田子泰。子泰單人單騎,一劍一囊,先出關再出塞傍北山趨朔方,智鬥寇賊,勇闖狼窩,跋涉數千裡方到長安致命。靈帝詔拜騎都尉,其拒而不受。‘三公’相繼力邀,亦是一蓋請辭,又單人單騎毀了無終。後來,公孫瓚、袁紹皆上門求賢,卻都吃了閉門羹。最近聽說他為避戰亂,,已帶領宗族家客移居徐無山,徐無山離此不遠,奕哥兒何不遣使徵辟呢?”

欒奕大喜,“如此賢達,理應厚待以聘。可是……”

“可是什麼?”郭嘉問。

“公孫瓚、袁紹屢徵不成,想必一般人請不來他!”

“此事奕哥兒放心。”郭嘉道:“昔日我在袁紹帳下盤桓的日子裡,與田疇有過一面之緣。可親往說之。”

欒奕沉思一陣,道:“能否得到田疇這位嚮導對我軍北伐烏丸能否獲勝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只怕僅嘉弟去,不足以證明我教會大軍對他的重視。”

“那奕哥兒的意思是?”

“我得親自去。”介於聘請田疇的重要意義,欒奕毫不猶豫,決計親自出馬。“來人,備馬!”

正如郭嘉所說,田疇所住的徐無山距教會大寨並不遠。冒著瓢潑大雨,在泥濘的道路上緩慢行進了半日有餘,便可在雨霧之中看到徐無山的山茂。

顯然,田疇在徐無山一帶名聲不小,在山下隨便尋一位樵夫,便可尋到田氏族人所在的村落。

397國家

及至田家村時,欒奕與同行的典韋、張飛及其他護衛雖穿著蓑衣,但礙於雨水太大,渾身溼漉漉的。

從村人口中打聽到田疇家門,欒福率先叩響了門環。少頃,門內走出一個小童,問曰:“何人來見?”

欒福在欒奕身邊呆的久了,雖非刻意,但身上難免帶了些架子。遂既趾高氣昂替欒奕答道:“大漢護國神教教主,兗州刺史,驃騎將軍,昌平公主駙馬,救世之神才欒奕前來拜會田疇先生。請小友轉告。”

那小童完,非但沒有興奮,反倒撇了撇嘴,“小的記不得這麼多名目。”

見小童無禮應答,張飛擼起袖子便要動怒。欒奕趕忙將之攔下,前行一步將欒福、張飛擋在身後,恭恭敬敬作揖道:“小友只需上報,潁川欒子奇來訪便可。”

“知道了!”小童沒好氣的回了一聲,隨後邁著小步進了院,將欒奕一行晾在瓢潑大雨中長達半個多時辰後才不緊不慢地又折回來。

“你……”張飛氣得眼裡直冒火,恨不得那小童點顏色看看不可。

欒奕再次用眼神攔住張飛,一如既往溫和的對小童說:“多謝小友。”在入院之前,指著身後典韋、張飛一行,道:“我這幾位兄長一路冒雨而來,可否給他們找個所在烤烤火,去去身上的寒氣?”

小童衝張飛翻個白眼,無精打采的說:“好吧!”

在小童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