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部分

實就是這幾句話罷了。只是咱們修行之人,因果不必待前世後世。在前為因,在後為果。因必有果。果必有因。我且問你,你自修行以來,無論築基、採藥、烹煉、進階。以至後邊拜我二人為師,得到這許多指點,老道我自聞有修行以來。怕也沒有你佔這麼大的便宜的。你前世需做多大的因,才有現在這個果?”

梅清張口結舌。一時不知如何回答。張十三“嘿嘿”笑道:“先不說你前因,只說你現在佔了這麼大的便宜,可說僥天之倖,從未得聞。那你將來需要多重的果報,方可補得今日實受之因?”

梅清聽了。不由悚然動容。自己一直以來,修行極為順利,雖然間或有些小小挫折,但都轉瞬即可化解。只是自己從來沒有想過因果之事。按因果之說,享受多大的好處,自然要付出多大的代價,那自己受了這麼些的好處,那將來要付出地代價,自然也要加倍的恐怖。

張十三搖頭嘆道:“梅清你可明白了?自古以來。一入因果。再無糾纏得清。你看舉凡修行越高的人,自因果中取得地好處越多。付出的也便越多。得的修為越快,來地報應也更快。你似乎前邊有些大因緣,才有現在的好處。而你此世雖然生受了,偏偏現在又不在因果之中。若你能以大決心掙脫此因果,也未見得不是個機緣。”

梅清聽了,心念急轉,又多有疑惑,便問道:“難道這因果,還能掙脫得開麼?天地萬物,難道並非盡在因果之中?”

張十三哈哈笑道:“若是問你那光頭師傅,他自然要說一萬個是。只是此話,可做不得真。”

梅清心中大訝,雖然他心中隱隱地並不是很信任因果報應之說,但張十三的回答,前後似乎隱藏著關於因果地一些隱秘之事,令他頗為好奇。

張十三一邊揪著幾根稀稀拉拉的鬍子,一邊搖頭晃腦地道:“因果之說,凡事必有因,凡事必須果。也就是說,無論什麼事,都是上承前因,下啟後果,環環相扣,生生不息。但這般說來,你可想過,這世間第一樁因果,卻是什麼?”

梅清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被張十三一下子問住了。張十三說得很明白,世間萬事,都是既為前因之果,亦為後果之因,無限迴圈往復。但是如此而言,天地間,便沒有辦法出現第一件因果。

若說某事是天地間第一果,則其因是什麼?若其有因,則其因本身亦當為前前因之果,那此事便又不是第一果了。這般推論下去,天地間便有不可能有所謂地第一件因果。

既然沒有第一件因果,那因果所由何來?

張十三嘿嘿笑道:“現在你明白了吧,因果非是天道所出,卻是後人造作而得的。”

“啊?”梅清驚訝道:“卻是何人,有這般能為?”

張十三搖頭道:“世人或說,佛門廣大,創此方便法門。是也不是,也無人知曉。但因果之說,確是自佛門傳入中土的。唉,若說來,這因果之門,倒確實是方便之門,因此一入中土,修行都大多歸信此門了。現在入門時,幾乎都已經不再擇因果了。”

梅清一聽“擇因果”,頗為新鮮,且是第一次聽說此事。

原來因果法門傳入中土後,雖然佛道不容,但因果之法,確實與修行有極大的好處,因此各門派中,也難免從善如流,允許門下弟子依因果修行。這才有了入門之後,弟子“擇因果”之說。

自來修行之人,最為難的,並非修行法術、時間、丹藥等物,而是劫數。

有人說劫由心生,也有人道劫自天降。其實說心說天,總是一般。所謂內賊不生,外劫不入。若有一人,一生之中心堅如石,絲毫不動,那天劫無隙可尋,一生一世,也不會降到他地頭上。

只是此事說來容易,但事實上絕無可能。人的一生的,心中必然有疑惑、有恐懼、有憤恨、有憂傷,有種種不可名狀的心結懷緒。內賊既起,天劫便至,這就是修行人人躲不過去的劫數。

所謂天人合人,內外交感。心劫是內裡之因,天劫是外在之形。因此道門修行,多由清淨無為中來,便是為了寧心靜氣,少生劫數。

只是此法極是為難,越是刻意避免劫數,越是落了下乘,反易為劫數所中。往往有修為通天的前輩,便在一重重劫數中,艱苦掙扎,最終一個不小心,一世修為,便成泡影。

自佛門傳入中土,雖然佛道之爭,所在不少,但佛門因果之說,卻為修行者躲避劫數,開一新界。

因果之說,並不能直接消去天劫。但其有一樁大好處,便是那天劫,也會依前因而來,將天劫中需歷的種種劫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