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部分

教學先機,拉了梅清到了自己的客房內,說是要傳授其符之法。

在他想來,只要梅清一學這符之法,沒個三五月,哪得入門?那時候徒弟媳婦也該救出來了,哪怕梅清不乖乖地跟著自己學下去?

在其手邊,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出現了一隻小小玉硯,上邊磨得細細的上等硃砂。一打黃紙擺在面前,張十三手執一管小筆,刷刷點點,一張小符立時書就,手掐法訣,向著東北方向扔出,口中作咒道:“癸未生坎,水靈是則!疾!”

只見那小符才飛將出來,便化作一團清水。在張十三手掌揮動間,化成了一蓬水霧,消失不見。

“看到了吧?這便是水靈符。”張十三捻著幾根稀稀疏疏的鬍子,得意地笑道。

梅清兩眼瞪得老大。原來符之妙,竟然如此!自己還一直以為符就是用來打打殺殺的,卻不知道其中竟然還有許多門道。

看梅清的樣子,張十三臉上笑容更盛,卻將手中符紙與毛筆都交與梅清道:“怎麼樣?想不想試試?”

梅清早就躍躍欲試,聽了此言,自然是毫不客氣,伸手接過紙筆,先不急著下手,卻是在心中默默地將剛才自己看到張十三畫符的情形又從頭至尾的回想了一遍。

若說書符畫。任何一個進入道門的人自然都熟悉無比,但梅清卻是不折不扣的小白。唯一一次畫符的經歷就是那次追蹤符。還弄得其爛無比。要不是靠著秘法硬生生地堆成功的話,根本就沒辦法讓那符發揮作用。

至於今天用出地靈鶴符,雖然以符為名。事實上更接近於一件法器,更準確地說,接近於役物之術。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符。

雖然梅清對於如何畫符缺乏最基本地實踐能力,但他卻實實在在的裝了一肚子一理論知識,而且由於沒有絲毫先入為主的理念束縛,梅清對於符地想法,只怕同這世人任何一個其他修真都有所不同。

在探察孫不三那道符時,梅清便自覺不自覺的。將畫符與書法當成了一件事情來看。

世間修真從來沒有人這般想過。雖然符說來是以雲篆書就,但云篆這東西,與尋常小篆字型大異。世間本無識者;何況書符用的雲篆,又比通常地雲篆不知複雜了多少倍。既然沒人認識這種字型,還談什麼書寫之法?

梅清卻是不同,他本自識得雲篆,又經了在東嶽廟那一段譯書的經歷,對這字型更是認識深刻到了極點。雖然在符上的雲篆變化多端,但萬變不離其宗。就拿剛才張十三畫的那道水靈符而言,其上不過以“水”、“坎”兩個雲篆為本體,稍加變化。看在梅清眼中。幾乎便與寫字無異。

只是張十三在書寫過程中。其筆法變化卻頗有奧妙,其中起、承、轉、合等處。多有意味,隱隱有一股真元貫通,將整張符都帶動了起來,居然形成了一個自動運轉的小小法陣也似。

再想到自己以神念探察孫不三那道符時體會到的靈動生機,梅清便想到:畫符真正發揮作用地,並非符文字身,而是在其上附著的畫符人的真元。@@

而這股真元,則是依靠書符人以神念帶動,在符紙上形成一個具有象徵意義地法陣,再透過咒、訣的激發,推動陰陽五行的流行,從而形成各類法術效果。

因此梅清便按了自己想法,意守丹田,將金丹在日月對映之下,引導真元遙透筆端,神念中按那張十三所書符意,信手一揮,不多時,便將一張水靈符書就。

張十三一直笑嘻嘻地在旁邊看著,一言不發,心中卻早就打好了主意。

原來這五靈符,乃是任何一個初習符的人都要習練的。其本身其實並無太多的真正用處,但以此為入門之法,便如學習書法的人要煉習筆劃一樣。也正因此,張十三才敢在尚未正式收梅清為徒之前,先行傳授他符。因為這下階一品的符,各門派都是一樣的,實在也不算什麼門派之秘。

雖然簡單,若沒有師傅地傳授,只靠自己瞎劃,卻是絕無可能成功地。

所謂“畫符不知竅,徒惹鬼神笑;畫符若知竅,驚得鬼神叫”。符之術,講究甚多。從真元發動到身法姿態,從落筆之法到行筆之序,以及轉折關節、起收之意等,在在均有奧妙。尋常初入門者,最簡單的五行符,沒有一兩個月,也是絕難成功。就算是勉強能畫了,也是十次倒有八九次失敗地。

因此這老道雖然給梅清顯示了一下,卻故意不說其中關竅,就是要等著看梅清的笑話,好引得他來求自己講解,正好讓他拜自己為師。

一看梅清這架式,張十三更是確信這傢伙定然是個小白無疑。不管是下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