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9部分

揚眉吐氣。”

武犇道:“東林黨人自詡清流,雖其中不乏忠直君子,但在魏閹之前,亦是排斥異己,獨斷專行,一黨獨大。眼下東林遭厄,暫處下風,二虎相爭必有一傷,此乃是千古政治鬥爭的必然結果。為國為民,我們義軍行的才是正道。兵來將擋,水來土屯。不管誰來打義軍的算盤,都將遭到我等眾志成城一致抵抗。”

眾將聞言,熱血沸騰,齊聲喝道:“眾志成城,堅決抵抗。”

李維見武犇將眾將鬥志成功調動起來,拍案而起,趁熱打鐵道:“好,周福元想拿咱們的人頭去換回他們昔日的榮耀,叫他做白日夢去吧,眾將聽令。”

眾人齊喝道:“有。”

李維拔出一支令箭:“武犇何在?”

武犇站出道:“末將在。”

李維道:“本總兵命你帶領三萬人馬,迅速攻佔松溪、浦城,在浦城集結待命。”

武犇道:“末將遵令。”

李維道:“餘新何在?”

餘新出列抱拳道:“末將在。”

李維道:“本將命你帶領一萬人馬,迅速攻佔政和、周寧。這二城有失唯你是問。”

餘新道:“屬下遵令。”

李維道:“張平海,邵德何在?”

二人道:“屬下在。”

李維道:“張平海率領二萬人馬攻佔光澤,邵德率二萬人馬屯兵於黃坑。”

二人道:“末將遵令。”

安排完畢,李維又將輜重,糧運安排完畢。對眾將道:“諸君,可有異議?”

武犇道:“光澤守將趙安,此人頗有先見之明。自從我們佔領邵武,他便廣招兵勇,朝廷也給他增派了不少兵馬,現今光澤城內少說有三萬之眾,李總兵緣何只派二萬人攻打光澤?”

李維道:“正如之前本將軍所說,趙安手下俱是垛集軍,是臨時從四方徵募的農民,這些人有何戰鬥力可言?俱探子報,城內守軍莫說兵器,就連統一的軍服尚且未發到手裡,很多士卒用的武器還是竹竿,我派二萬人已是高估他了。”

武犇點頭道:“可是,光澤乃是有名的堅城,易守難攻。”

李維道:“正因此李某才打算跟張將軍一起去拿下光澤。一旦拿下城池,周福元必會分兵兩路,一路取浦城,一路馳援光澤。此戰武將軍最為關鍵,浦城、松溪、興田三城一定要拿下。抓緊修築工事,等待明軍到來。若是周福元恃眾強攻浦城,你們可退守松溪、興田,二城遙相呼應,互為犄角。周福元必會再次將軍隊一分為二,到時,你們只需堅守。這時間邵將軍率軍從黃坑悄悄掩至光澤敵後,內外夾擊,可破光澤之圍。到時,我們在兵合一處,來解武將軍之圍。”

武犇此刻方明白李維乃是疲兵之計與分敵之術並用,由衷讚道:“此計甚妙,大化小,各個擊破。”

眾將再無異議,各到校場點齊本部人馬,浩浩蕩蕩奔赴前線。此戰用兵七萬,正好是義軍訓練有素的全部軍隊,剩餘四萬新降的垛集軍,負責把守各處關隘,由守將訓練之中。

李維之所以叫武犇自帶人馬為先鋒,主要是看中武犇頗具帥才,甚有謀略。李維給武犇十天時間,必須佔領三城。松溪與興田守將跟武犇有舊,況且因朝廷長期欠餉,二城守衛早已跑的跑,走的走。沒走的也是些老弱病殘,平素掃掃地,站站崗,哪裡經得起戰事。武犇一來,二城聞風而投,武犇兵不血刃便收下二城。立即派人清點可用之兵,結果只有不到五千人。武犇號召軍民,從附近山上採集石頭、木材,加固加高城池。又讓人將護城河闊寬一倍。城頭做了數百個炮位,二城分別留守八千人馬,自己帶著二萬人去攻浦城。

來至浦城下十里外駐紮。浦城早已得到訊息,城門緊閉,城上士卒張弓搭箭,如臨大敵。浦城東西夾在武夷山餘脈之下,城牆借山勢連貫而成,足有兩公里長。

浦城守將王樹生,頗懂得未雨綢繆。義軍突起時,為防有變,及時徵募垛集軍加強城防,由原有的五千人,增加至現在的一萬五千人。並將城牆加高了兩米,算得上是有先見之明的將領。武犇來至城下,先派人送上一封信箋。武犇行事總是先禮後兵,藉著這時間排兵佈陣,挖壕駐營。不久,送信兵迴轉帶來王樹生回信一封。武犇看也沒看,隨手撕了。手下羅永河奇道:“將軍為何不看回信?”

武犇道:“這個王樹生,武某深知其為人。他在信中必定大罵而特罵,武某難道要找罵不成?”

羅永湖道:“既是如此?送信何意?直接開打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