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任何預警的情況下驟然啟動,溫雅的哭聲嘎然而止,繼而傳來她驚慌的叫聲。
馬車卻沒有停下的勢頭,反而更加催快了幾分,帶出滾滾塵煙,不出片刻,已然消失在佟錦的視線之中。
“你說…,我們是不是過份了?”不知何時身邊站了一人,佟錦頭也不抬,小聲問道。
“有何過份?她若不願,大可自行回來便是。
”身邊之人一如既往地沉著安穩,清朗的聲線讓人不由自主地感到安心,“為了他們,我不惜欺君瞞上,還動用私房重金另買死囚……,”
“什麼?”佟錦耳尖一動,“你還有私房?”
“咳……,咳咳……,”
214章憋屈
說實在的,若非顧及著溫雅,佟錦是真的不願理會蔣寒揚死活的。不過那日蘭青見她態度鬆動,終於與她說出實情的時候,她倒也的確鬆了口氣。
蘭青想辦法替換出蔣寒揚,並由佟錦事先約出溫雅候在城門之外,待蔣寒揚脫身後,便充當車伕駕車遠去。正如蘭青說所,成與不成,都在他們的選擇,溫雅若是不願離京,相信以蔣寒揚的為人,也必然不會逼迫於她;但倘若溫雅想走,那麼佟錦和蘭青也只是為他們創造了這個條件而己。
“命運由天定,半點不由人……”蘭青低喃一句,“我相信當年之事,寒揚並不知情,但若非雲繼海獻計在先,我又豈有今日成就?最後他敗於我手,也算是命運使然。”
聽著蘭青的話,佟錦倍感唏噓,兜兜轉轉了這麼多年,誰的因果終究會報應到誰的身上。
溫雅公主驟然失蹤一事,很快在宮中引起了軒然大波,由於溫雅出宮是為了見蔣寒揚“最後一面”,故而並未對宮中交代出行實情,只說出宮是去探望幾位閨中密友,事後一查,她說所的幾戶人家皆未見到她的身影。而由於雲繼海問斬一事傳得沸沸揚揚,行刑之日前往觀刑者甚眾,以致城門把守疏於防範,根本無法查溫雅公主是否出了京城,混亂之下,萬分受寵的溫雅公主,就這麼消失不見了。
永興帝對此極為震怒,同時亦有些小小的懷疑,不過因為沒有切實的證據,所以也無法追究,只能一邊壓下流言輿論,一方面暗自派人,打探溫雅的下落。
時間很快到了六月,靈力交流大會早已結束,大周無論從人才方面或是口碑方面都有不俗的收穫,這讓永興帝極為高興,連帶著因溫雅失蹤而產生的怒意都跟著消減了不少。
再怎麼說,溫雅也只是一個公主永興帝疼她,但這不代表,沒了她就不行。相反,永興帝子嗣繁茂,目前已有皇子近二十人,公主也有十餘個,對溫雅的疼寵一方面是因為溫雅進退有度,懂得如何逢迎永興帝的心理,另一方面卻是因為溫雅的生母,當年都說她是因心疾而逝,但永興帝卻知道一些不足為他人道的隱密,為了保護一些人,永興帝不得不承認病逝一事,從而對溫雅心存愧疚才有了這麼多年的疼寵與愛護。
所以溫雅的失蹤,與其說永興帝傷心,還不如說是氣惱在韓貴妃以四十之齡再誕下一位小公主後,永興帝以公主之名大赦天下,在佟錦想來,這其中不無要做給溫雅看的意思。
大赦天下,代表著一些重刑之人會被減刑,刑輕之人會被釋放,而一些發配邊關的犯人,則擁有了重新返回原籍的資格。
攬月公主已接連有幾日沒到忠勇王府來了,曼音和靜雲都對此十分驚訝,最後連平安王妃都忍不住問起她的去向要知道,自佟錦回來後,攬月鮮少有不跟在她身邊的時候,就算一日不來,次日也定然會來看望寶寶的。
佟錦都不用刻意去打聽,自大赦的聖旨一下她就知道攬月心裡在惦記著誰。
她的舅舅潘志華一家早年被髮配邊疆,如今也可以回來了。
不是佟錦不惦記親戚,而是潘家一家當年是因她才會被髮配邊關,後來陶菊姑回來找她尋仇亦沒能活著回去,可以說,佟錦與潘家的仇怨已經結下,攬月大概就是想到這一點,所以才沒有知會佟錦。
一邊是親大哥,一邊是親女兒,隨著寶寶的出生,佟錦對親情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攬月心中的糾結她如今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她與潘家的人還是不見為好吧。
雖說如此,佟錦卻還是暗中留意起了攬月的動向,又讓曼音去向清秋打聽,果然,攬月收留了潘志華一家,潘珍珠卻因有孕之故留在邊關,並未跟隨一同回來。
就在曼音前去打探的第二天,清秋突然到訪,沒跟著攬月,只有她
佟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