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破壞。當今之世,無論是人口、財富亦或是其他方面,都當之無愧的位居魁首,即便是洛陽和經過曾進治理的揚州皆不能及。
長安路途四通八達,李閥又與胡族頗為親善,故而城中胡商甚多,東西兩市更是繁華的很,每個月都有四天的時間,沒有宵禁。那時,街面上到處都掛著燈籠,人們都會出來欣賞這美妙的夜景。當然,這也使得長安的商貿更加的繁榮。
曾進可以說來的極為湊巧又甚不湊巧。今天恰恰是應該沒有宵禁的日子,但是今夜卻又偏偏實行了宵禁,究其原因,還是在曾進的身上。曾進於洛陽斬殺了李世民,李淵失去的不僅僅是一個兒子,更是一個得力的助手,故而取消了一切的娛樂活動,下令全國致哀。
本來只需要一個月,時間也過了。但是李世民死去的最大得益者李建成卻為了顯示自己對於弟弟的友愛,特地要求將時間延長至三個月。
不過他此行乃是另有目的,因此倒也並沒有覺得多麼遺憾。由於曾進入城的很晚,天色漸漸暗淡,很快就要宵禁,到時候,若是在街上發現有人在行走,下場只有一個。就是長安令下轄的大牢。
若是一般人,此時最好的選擇是就近選擇一家客棧,暫且住上一晚,待第二天再去辦事。不過曾進哪裡會在意這個。
曾進自如的漫步於街道之上,遇到禁軍巡邏之時,他便立時依附在某一建築之旁,以兩儀劍氣外放。擬化為與當時環境最為適合的東西,如此也算是一種熟練技巧地方法。
曾進的功力早已經達到了本能而為,不用刻意催動的地步,故而看似悠閒,但速度卻是快的很。當一彎彎月剛剛升起在東方天空之時。曾進已然到達了他的目的地…………躍馬橋。
關於楊公寶藏的事情,曾進早在魯妙子初投效之時,便已經問過。魯妙子乃是此寶庫地設計者,自然是對其中的關礙瞭解的一清二楚。所以,曾進對自己取得楊公寶庫中的寶藏根本沒有任何的懷疑。
曾進望著整座躍馬橋。又看了看位於中間,頂部被雕成龍頭模樣地六根望柱,禁不住對魯妙子那超凡絕倫的建築技巧大為讚歎。真正的大師。都是於平凡之處見新奇,顯本事。而躍馬橋上的六根龍頭望柱,恰恰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使其平添了幾分靈性。
曾進將自己地神念延伸,悄無聲息的查探著方圓百丈範圍內的動靜。本來曾進是沒有如此強橫地功力的,但身上有了和氏璧的相助,一切都不同了。百丈之內的任何事物,可以說都如明月掛空。盡入心底。
再三確定了附近沒有他人之後,曾進一晃身,便掠到了躍馬橋下,他的眼眸驟然變亮,彷彿閃爍著銀光。橋面之下的任何花紋,都纖毫畢現。
以曾進的功力。只略略一掃,便發現了龍頭望柱與橋身的接痕,屈指一彈,飛出了六點黑白相間地光華,徑自向那圓形痕跡撞去。
極其細微的“咯吱、咯吱”聲立時響起,剎那間,望柱向上升起,形成了一個深若兩寸的凹位。
見此景象,曾進立時拔身而起,回返到了橋面之上。他雙手一展,各自射出了三道光華,在他的神念御使之下,迅速的化為了六隻手掌,同時握住了六個龍頭。運勁發力,向右輕輕一扭,輕輕地“隆隆”之聲再次響起,龍頭望柱再次落回了原位,與本來一模一樣。但整座橋的震盪卻又持續了一會兒,半晌方止。這種震盪,也只有感應力驚人地高手站在橋上方才能夠感知的道,若是僅僅只有普通之人在橋上走,恐怕就是光天化日之下來運轉機關,取寶藏,都不會有任何的人察覺。由此更見了魯妙子的高妙。
正所謂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魯妙子武功雖不算絕頂,但是論起這機關奇巧之術,真可稱得上是大宗師了。
曾進將目光投注到河面之上,發現河面上蕩起了奇異的波紋,甚至有極小的漩渦出現,表明河水正在向河床的某些地方滲透。
約莫過了一刻鐘,在曾進的感知之中,河面恢復了平靜。
曾進再不猶豫,騰空而起,沒入了夜色之中。自從他擁有了劍氣化翼,飛凌九霄的能力,就很少在運用逍遙行的身法了。此時此刻,再度體味這種隨風翱翔的感覺,發現他的身體與風力之間的關係更加的融洽了,簡直可稱得上不分彼此。由此可見,和氏璧對其身體的潛移默化的改造,到底對他產生了多麼大的好處。
曾進於西寄園中的北井旁顯出了身形。站立在井邊,極目向下望去,一片幽深,只能望見那清冷月光下粼粼的水波。
曾進身形一縱,跳入了井中。方入其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