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那場偷襲戰之外,根本就沒有做過一軍之主,缺乏決斷能力,不知道為將者當放棄時要放棄
變成了死拼死打,徒然損傷了兵力,最後被眾將怨恨
杜伏威畢竟是個梟雄,深知“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道理,儘管此時江淮軍已然受了不小的損傷,但是根基卻並未大損,只要略加補充訓練,精兵不日可成。而且經歷瞭如此慘烈戰鬥的洗禮,恐怕戰鬥力會更上一層樓的。
到時候,對自己北上中原,與李密交鋒大有好處。至於江南,根本未曾放在杜伏威的眼裡。只要取得了中原的控制權,到時候大軍南征,江南還不是彈指而定!況且,還有蕭憲、宋閥、林士宏、沈法興等諸多勢力,他能不能順利的拿下江南還說不定呢!
離竟陵大約五十里地地一處密林,乍看之下,沒什麼差別,但是如果是老於軍陣地將軍,就會發現,林中蟲鳥不叫,安靜的有些詭異。
林中一個營帳裡,林林總總坐著十數個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但無一例外,俱都配著兵刃。
“李將軍,我等與主公近在咫尺,卻不向其彙報,恐怕有些不妥吧!”一個老頭子眯著眼睛,捋著鬍鬚,笑呵呵地道。“尤其是今天,我看形勢有些吃緊啊!”
一個輕紗覆面地中年美婦也詢問道,“是啊!我大軍已至,配合著城內的竟陵軍,以及在後方埋伏地飛馬牧場的軍隊,收拾杜伏威的江淮軍應該是綽綽有餘了!”
其餘的人並未說話,不過都望著坐在帥位上的那個青年將領,顯然心中亦有疑惑。
那高踞帥位的將軍先是歉然一禮,答道,“我六萬大軍潛伏於此,十分容易被發現,這幾天委屈幾位了。”
眾人連忙回禮,道,“應該的!”
這將領繼續道,“主公一向謀而後定,竟陵看似危若累卵,但實則穩如泰山。相反,如果我們出現的太早,恐怕杜伏威拼死逃跑之下,不僅我軍會損失慘重,而且也未必能夠將江淮軍一網打盡。
而我們如果想要完成主公提出的計劃,就必須出奇制勝。因此,伏兵偷襲乃是最好的選擇了,不向主公彙報也是為了減少被發現的機會。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想,只要我們將這場仗打的漂亮,主公不會怪罪我們的。”
“可是我們也不能老在這林子裡待著啊!”又一個年輕將領道。
李靖望了他一眼,沉聲道,“不用多久了,恐怕今晚我們就得行動了!”
“什麼?”眾人俱各一喜。
那個中年美婦問道,“莫非杜伏威要撤兵了嗎?”
“正是!”那主將似乎也對這美婦頗為尊敬。微笑著道,“今日不同於昨天,江淮軍並未準備夜戰。而竟陵城中的守軍已然是強弩之末了,杜伏威不一鼓作氣,攻破竟陵,反而整軍休整,這不能不令人起疑。
如果我是杜伏威,我是絕對不會給竟陵絲毫的喘息之機的,因此,我估計,杜伏威十有八九是想撤兵了。而且十有八九,是今夜連夜撤走,趁著竟陵軍人困馬乏,好不容易有個休息機會的時候撤走,這個時候,是最為安全的!”
“如此,我們現在就應該佈置了,否則,若是這麼好的機會,還沒能將杜伏威一舉成擒的話,我們這次埋伏,也算不得完美!”那個老頭子笑眯眯的道。
“正該如此,我們現在就開始行動,不過要注意隱蔽,千萬不要露出馬腳,否則就前功盡棄了!”
眾將轟然應諾,各自下去準備去了。
沒錯,密林中的這支兵馬正是李靖在琉球島上訓練的。一路行船,雖然有些波折,不過並沒有遇到什麼大問題。但是一靠近陸地,就需要注意隱蔽了,六萬大軍一起行動,想不引起人的注意力也難。
為了能夠順利的將部隊帶到竟陵附近,李靖下令將部隊化整為零,分散為一千人一支的小隊,各自走不同的路去竟陵。
由於招攬的這些士兵都是這裡附近活不下去的農民,因此對這兒附近的地理都頗為熟悉,竟然神不知鬼不覺的讓這些兵馬盡數混到了竟陵附近,一支也沒有丟失,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第二卷龍游江湖暗攬勢,一檄飛鴻定四州 第一百九十章杜伏威死,江淮軍散上
(強烈求票)
夜,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
竟陵城內,蟲不鳴,鳥不叫,分外靜謐。擔驚受怕了一整天的人們終於可以安心的睡下了,當然,城牆上的執勤人員是沒有這種待遇的,他們不管再累,也得繼續巡邏著,守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