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寺廟開門嗎?”我問李同事。
“在這兒,在上海肯定是開門的!”李同事帶著一種揶揄和輕蔑的語氣回答說,聽那口氣,就好像上海似乎還是舊中國,不是百分之百的毛澤東的中國一樣。
其實,佛教只是在公元一世紀才傳入中國的外來宗教。在佛教傳入中國五百年以前,這塊土地上已經存在著兩種精神流派、兩種學說——孔教及道教。孔聖人誕生在耶穌之前,他生活於公元前560至公元前480年之間。道教的創始人老子比孔子似乎年輕一些,對於這一點,很多歷史學家意見也不太一致。甚至還有很多學者認為,老子從來就沒有存在過,流傳至今的《道德經》,只不過是由一位名不見經傳的人抄襲和編撰了一些警句箴言的手抄本而流傳下來的一本書。
如果我們假設,老子確實曾經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而且他可能比孔子年長,那麼我們就應該承認,流傳至今的《道德經》應該是一本實實在在的書,比老子年輕的孔子,就可能曾經拜訪過老子這樣的聖人並得到過他的教誨:“不要自負,不要渴望情慾,”這位長者說,“不要阿諛奉承,也不要有野心,這一切都會損害人,我忠告你。”
假設孔子比老子年長的話,那麼他就會傳授給自己年輕的弟子三種思想:第一:“既然不知道怎樣為眾生服務,怎麼能知道如何敬佛呢?”第二:“如果以怨報德,怎會懂得積德行善呢?”第三:“連生的道理還不明白,怎麼能夠懂得死呢?”
孔子和老子(如果他確實曾存在過的話)的思想都產生於周朝和春秋戰國交匯時期,當時的中國正處於諸侯分割、互相血腥殘殺的戰亂時期,人們儘管可以暫時躲過被屠殺的厄運,但也無法躲過來自匈奴的威脅,更無法避免他們對前途的憂慮。他們曾問自己:怎樣才能生存下去?中國式的思維,恰好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所謂中國式的思維可能就是世界普遍認同的那種非常實用的哲學思想。印度式思維與中國式思維恰恰相反,印度式思維很少是那種超然存在式的思維,印度式思維試圖努力讓平民百姓瞭解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就是在遇到各種情況時,要學會忍受,不能有獨立的思想或者獨到的見解,因為,人類降生到這個殘酷無情的世界上就是要忍受苦難。
中國式思維(3)
孔子和老子(如果他確實曾存在過的話),那麼他們在這個原則問題上曾有過分歧,當然他們提出的問題是相同的,即:“人應該怎樣生存?〃但是他們倆對這一問題的解答卻是迥然不同的。孔子說:“人既然降生在這個社會,那麼他們對這個社會就應該承擔責任。最重要的就是——要聽從長官的意志,孝順父母。換言之,就是要尊敬長輩和恪守傳統。要墨守成規,嚴格遵守一切道德規範以及現有的一切秩序,不要試圖去改變這一切。”所謂孔子之道,即為人忠厚,效忠長官。如果你能效忠長官,服從命令——孔聖人說,那你就能夠安身立命。
老子(如果他確實曾存在過)卻告誡眾生採取另一種態度。這位道教創始人告誡世人,對待一切事物都不要太執著,一切都不可能是永恆的——大師說。所以有與無相併而生,一切存在的東西都會消失,虛無恬淡,遠離功名利祿,不要爭強好勝。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你的力量就是你的弱點和無助,你的智慧就是你的幼稚和無知。如果你想安身立命,就得清心寡慾。要遠離眾生,去做一個真正的遁世者。活在當下,享受我們已有的維持我們生命的食物和水。最重要的是合乎道。那麼道又是什麼呢?這個很難解釋清楚,因為“道”本身就是一個沒有定義和用言語難以表述清楚的。“如果我們可以給‘道’下個定義的話,那就不可能是真正的‘道’。”大師這樣說。“道”就是一種道路,守道,就是沿著這個道路一直前行。
孔夫子的思想,就是服從長官意志,做官,遵守行為規範、規矩;而道教的哲學卻是一切拒絕投機取巧的行為就是大智慧,一切順乎自然。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儒教與道教的倫理道德標準是相同的,只是生存方式上有不同罷了。在他們的思想體系中,對普通民眾的倫理道德規範的要求是一致的,即要俯首稱臣,服從恭順。有趣的是,在大約同一個歷史時期,包括在亞洲,同時出現了兩種不同的哲學思想,這兩種哲學思想——即佛教哲學和愛奧尼亞哲學,這兩種哲學思想與儒教和道教如出一轍,都教誨民眾要學會謙恭服從。
在畫匠們繪出的儒教畫面上,我們看到的是歌舞昇平的景象,我們能看到,一位皇帝,在一幫官宦大臣的簇擁下安坐在皇太椅上,簇擁在皇帝身邊的這些人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