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5部分

,鴉雀無聲。正德皇帝升駕金鑾殿,登上明間寶座,雙手扶著龍頭緩緩就坐,文武百官齊刷刷地走到大殿正中,俯身拜倒,山呼萬歲。正德陰沉著臉擺擺手,敷衍道:“眾卿平身”。眾大官拾起抱笏,爬起身來,整理衣冠,好一通雜亂才按文武退至左右分班站立。正德道:“諸位愛御,昨晚,朕接到四川蜀王的奏報,說是身體多病,精力不濟,所以……”。眾大官雙手抱笏,目不斜視,眼觀鼻鼻觀心,正聽著皇上講話,忽然感覺聖上的語速越來越慢,不禁奇怪地向寶座上看了一眼,只見正德手裡舉著一封奏摺,兩眼盯著前方,看了一奮忽然道:“這是誰的東西掉啦?”眾人順著正德的目光一看,大殿正中地上,一個紙卷兒就擺在那兒,紙卷不算大。不過光滑如鏡的金磚地面上就那麼一樣東西,又是正對著宮門。天氣陰沉,反光不強,所以那紙卷兒摞在大殿中央看地清清楚楚,很是乍眼。當下便有一位離的較近地御史大人走過去把紙卷撿了起來,一見有封口。有捆線,顯然不是隨意棄置的東西,再說也沒有人敢在金殿上亂丟垃圾呀。他左右看看無人認領,便躬身施禮,雙手將那紙卷捧起,說道:“皇上……”。正德擺擺手,寶座旁侍候的小太監忙走下一個來,上前接過。又返回去恭恭敬敬地遞給正德,正德舉在手裡高聲道:“這捲筒兒是哪位愛卿的呀?都看看,是誰掉的呀?”上百位文武官員下意識地摸模袍袖、腰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一個吱聲兒地。正德皇帝見沒人認領失物,就開啟絲線。展開紙卷兒看了起來,他只看了幾眼。便臉色攸變,看著群臣冷冷一笑,說道:“這是誰給朕寫的柬書?站出來說話!”眾大人這才知道是有人用這種方式給皇上遞匿名信呢,可是百官起立,各自整束衣袍、牙笏,擺正烏紗,誰沒事往腳底下看吶,再說也習慣了金殿上一塵不染的模樣,誰會想到腳底下會出現東西?正德心情正不好呢,見沒一個人答話,不由勃然大怒,拍案道:“若是言官,言而無罪,若是其他大臣,也當據理進諫,難道朕是聽不進東西地昏君嗎?需要鬼鬼祟祟,匿名投書?”群臣彼此相望,還是沒有一個站出來承認的,正德憤然起立,一拂袖袍道:“擺駕回宮!”文武百官面面相覷,皇上又沒說散朝,走又不能走,留著又沒意思,直到正德皇帝氣憤憤地帶著小太監去了乾清宮西暖閣的老住處生悶氣去了,金殿上才熱鬧起來。文武百官三三兩兩聚作一堆兒,互相打聽:“唉,老張,你看清楚沒有啊,寫的什麼呀,惹皇上生這麼大氣”。“劉大人,你不是瞧著呢嘛,我撿起來沒人認,不就馬上呈給皇上了麼,我哪知道寫什麼了呀”。“陳大人,掉東西的位置好象剛才參見皇上時,是你站在那兒吧?”“哎喲,李大人,熟歸熟,你可別開這種要命的玩笑,你沒看皇上生多大地氣嗎?這個進諫的人連名兒都不敢寫,裡邊的東西不用問,肯定不中聽,你看我象是忤逆君上的人嗎?”“說地是,陳大人可是謹小慎微的人。再說了,人擠人的,爬起來地時候,誰順手一丟,就貼著金磚出蹓過來了,這地面天天見誰還盯著看吶,可不好說是誰丟的”。奉天殿上一時跟菜市場似,鬧鬧烘烘亂七八糟,李東陽做為內閣首輔,看看不象括,便揚聲道:“肅靜!肅靜!這裡是議政地早朝,是金鑾殿,都守著點規矩,如此喧譁,成何體統?站殿將軍,維持秩序”。有和李東陽相熟的官員,便大聲道:“李大學士,皇上拂袖而去,這朝政也議不得了,下官這裡還有三樁要事準備向皇上啟奏呢,您得想想辦法呀?”“是呀李大人,我的衙門裡,公文堆的一人高,總在這兒耗著也不是辦法呀,大學士是不是去把皇上勸回來?”李東陽無奈,與焦芳、楊廷和低聲計議幾句,然後便抬手喚過一小黃門,讓他馬上促請皇帝臨朝,或者接見三位大學士。小黃門得信兒,一溜煙兒奔後宮去了。劉瑾在司禮監聽說早朝有人投匿名書,惹得皇上大怒,現在在乾清宮生悶氣呢,連忙也一溜煙兒趕來了,和那個小黃門正在乾請宮門口遇見,他問明瞭情況,讓那小黃門先站到一邊,自己趕進宮去見正德。一進了門兒,恰瞧見正德正和永淳公主在說話。只聽永淳公主道:“皇兄住在豹園,整日裡也不回宮一趟,太皇主後的病時好時壞,太醫診治總也不見好,這幾天姐姐也是一副病懨懨的模樣,平素最喜歡吃的東西現在也沒胃口,皇兄也不知道過問一下”。劉謹趁她說完了,趕緊插了句嘴:“老奴見過皇上、見過永淳公主殿下”。永淳沒理他。正德也沒理他,正德道:“怎麼。御妹生病了麼?”“應該是吧,這都三天了,原本還好好的,忽然就不愛說話了,用膳也沒胃口。召了太醫,只說天氣轉涼,著了風寒。以至寒氣內侵,食慾不振,開了藥讓姐姐調理,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