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還你
想留不能留才最寂寞
沒說完溫柔只剩離歌
心碎前一秒用力的相擁著沈默
用心跳送你辛酸離歌
原來愛是種任性不該太多考慮
愛沒有聰不聰明只有願不願意
看不見永久聽見離歌
“一開始我只相信偉大的是感情,最後我無力的看清強悍的是命運。”寫得真好啊,偉大的感情終抵不過強悍的命運。
“想留不能留才最寂寞,沒說完溫柔只剩離歌”,寂寞也罷,熱鬧也罷,我只知道我要離開,我的耳邊,現在只剩下了離歌。
車窗外,雨下下來了,和著纏綿悽美的音樂,左梅的眼角有一點點溼潤。
第九十三章 那幅《蘭亭序》
下了車。左梅撐開雨傘,走過橋,沿著河堤往家走。
雨越來越大,傘是太陽傘,漸漸地遮不住,有雨水淋到了左梅的裙子上。
大約是前一兩天下過大雨吧,清水河裡的水漲得很大。河堤上,有三三兩兩的人在看洪水。這些人裡,有很多和左梅是一個村的,左梅都認識。
左梅什麼事沒有一樣笑著和他們一一打招呼。
有幾個人問左梅怎麼今天一個人回來了?吳清源怎麼沒有一起回來?左梅說,臨時回來有點事,辦完就走,吳清源在上班,他走不開的。
看到左梅一個人回老家,認識的誰都會這樣問的。
左梅和吳清源在家鄉人的眼中,彷彿就是一個人。什麼時候都是雙雙回來,誰走一步另一個都是要跟上的。大家都說他們是天造地設的一對,今天左梅一個人回來,怪不得大家都要問了。
左梅冒雨終於回了家。
公公婆婆都在。
左梅見了他們,像往常一樣打了招呼。
婆婆滿臉慈祥,熱情地問左梅吃飯沒有,左梅說還沒有呢。婆婆聽了趕緊進了廚房,給左梅煮了一大碗雞蛋麵條端出來。
左梅有些餓了,端起來狼吞虎嚥地吃了。
吃了飯,左梅準備與兩位老人談談。同時希望吳清源的姐妹中有一位能夠知道這件事,便給吳清源的妹妹吳霜打了個電話,問她有沒有空,如果有空的話,回家一趟。吳霜說正在忙點事情,再等一個多小時就可以回來了,叫左梅等等她。
於是左梅坐在堂屋裡邊看電視邊等。
無意中一回頭,看到身後牆壁上,掛著一幅《蘭亭序》,那是左梅十多年前寫的。
左梅那時剛和吳清源結婚不久,小兩口夫唱婦隨,恩愛無比。
左梅愛寫字,下了班有時候就在家裡的桌子上練練字。那一段時間迷上了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熱鬧鬧地跑到書店買了一本字帖,開始一筆一畫一個字一個字地仔細揣摩和練習。因為特別喜歡和用心,加上天生的悟性,左梅自覺得進步很大,寫的字是一天一個樣,感覺好極了。
有一天,左梅決定完整地臨摹一幅下來。將桌子搭好,備了筆墨紙硯,屏氣凝神,一氣呵成。寫完後站到遠處自我欣賞,天啦!左梅自己都被自己給折服了!《蘭亭序》原稿的精氣神全有,筆畫的翻轉勾連頗得王羲之行書真味。吳清源在一旁也是讚不絕口,一個勁地誇左梅寫得太好了!
誇完後,吳清源找來一些簡陋的材料,自己動手開始給左梅裱字。
忙乎了一下午,終於將左梅臨摹的《蘭亭序》裱好,端端正正地掛在了堂屋的正中間。每每家裡來人來客,懂字的免不了都要品評一番。久之,都知道了左梅是一個才女,有文化,寫得一手好字。左梅很喜歡,吳清源也很驕傲。
每年大年三十的那一天,中午一家人吃過團圓飯,公公吳老師就要將桌子搬出來,拿出早就準備好的筆墨紙硯,讓吳清源和左梅寫春聯。以前的春聯都是吳老師親自寫,現在年紀大了,兒子兒媳都能寫,他便自願退到了幕後,幹起了服務工作。
吳清源拿出對聯書,開始和左梅一起編春聯。
春聯編好了,便開始寫。通常是吳清源和左梅一人寫一幅。儘管吳清源寫的毛筆字沒有左梅寫得好,但是吳清源是男人,是一家之主,所以他寫的對聯每次都貼在大門外,路過的人都看得見。左梅儘管寫得好,但是是女人,便自覺地將自己寫的貼在院內。男主外,女主內,大家覺得這樣挺好,左梅也覺得挺好的。
春聯一貼出去,紅紅火火的,濃濃的年味便有了。
婆家的春聯寫好了,左梅和吳清源還要接著再寫幾幅。寫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