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幕遮》詞乃是他在軍中的思鄉之作。
一曲奏罷,雲瑚說道:“古往今來,凡是大英雄大豪傑也都是有真性情的,觀乎范仲淹此詞,信不虛也。不過,再過兩天,你就可以重返家園了。卻是不必如范仲淹那樣的‘黯鄉魂,追旅思’了吧?”
陳石星喟然嘆道:“我是近鄉情更怯,就只悄風景不殊,舉目卻有滄桑之感。”
陳石星離鄉之日,早已是家破人亡,今日重來,自是難免有此感慨。雲瑚苦笑道,“我的境遇,何嘗不也是與你一樣了?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得開懷處且開懷,你能夠重返故鄉,已經是應該歡喜的了。”
陳石星點了點頭,“你說得是。我離鄉之時是一個人,歸來之時是兩個,這已經是值得高興的了。”雲瑚面上一紅,低下了頭。
忽聽得有人讚道:“彈的好琴!”陳石星抬頭一看,只見官道上兩匹快馬疾馳而來。
正是:
一曲心聲向誰訴?高山流水有知音。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正文 第十六回 太息故園成瓦礫 誰營新冢慰孤兒
騎在馬背上的是一個和尚一個道土,說話的是和尚。雲瑚咦了一聲,悄悄說道:“這個和尚懂得欣賞你的琴聲,倒是不俗。”
他們是遠遠聽得陳石星的琴聲,快馬加鞭,趕來聽的,那和尚道:“小夥子,你的琴彈得真好,再彈一曲吧。”那道士卻一皺眉頭,說道:“唯們還要趕路呢。而且聆雅奏如喝好茶,喝一杯以留回味,豈不更好?”那和尚笑道:“你那話倒是頗有禪機。這小夥子也未必肯為咱們再彈,咱們還是走吧。”
這和尚似乎是在“回味”美妙的琴聲,在馬背上手舞足蹈,馬正在飛快的跑,突然把他拋了起未。雲瑚吃了一驚,失聲叫道:“哎呀,不好!”
這和尚在半空一個鷂子翻身,平平穩穩的落在馬背,笑道:“多謝小姑娘關心,大和尚不會失足的。”陳雲二人是在江邊,他們是在官道上奔弛,距離己有一里多路了,但這和尚的笑聲卻似在雲瑚的耳邊一樣,震得她的耳鼓嗡嗡作響,雲瑚不由得又是一驚,“這和尚的內功造詣,只怕不在金刀寨主之下。”陳石星則笑道:“這和尚的眼光也真厲害,他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