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造成對方的殊死抵抗。所以儘管他知道即便是現在就趕到那裡,也有可能改變不了什麼,但是能多救下一個人也是好的。
由於有大量裝載著準備送給靺鞨諸部的禮物的車輛跟隨,第一天整個隊伍才到達長嶺縣。這個速度實在是令李恪難以忍受。在長嶺縣城住下以後他便做出決定,第二天他便率領兩千騎兵先行趕往長春,車隊則由房遺愛安排以前步卒負責押運,隨後趕往長春。
沒有車隊的拖累,第二天一天的時間,李恪以及他所率領騎兵便行駛了三百里,如果不是馬匹實在太過於勞累的話,只怕他還會下令繼續趕路。
第三天上午,剛剛向前行駛了不過百十里的路,便有在前面探路的斥候前來彙報:前方二十里外發現大量的流民,其中還有少量的高句麗士卒負責維護秩序,總人數肯定超過兩萬。聽到這個訊息李恪不由得有些意外,要知道從他們現在所處的位置到長春城還有兩百多里路。而這之間並沒有縣城以上的城池的存在,這些個流民中居然還會有士卒維護秩序,就充分的說明這是有秩序的轉移,莫非是從瀋陽城內逃出來的百姓?越想越是覺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