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的現象,而認為《易經》只是講“天道”的,而不知《易經》也是“人道”的根本,自從周敦頤首先提出“太極圖”的學說,這個學說是研究“天人合一”的根源的,它闡明瞭人之始生是“天道”變化產生的結果,在“天道”的變化之中把它的精華部分給了“人”,使人具有了不同於其他事物的“人性”,這樣就可以發現“人道”(人類社會的規則)的一切日用倫常之理,就是“天道”(宇宙規律)陰陽變化的秩序。“人道”和“天道”是統一的,這點是不能違背的。“人道”本於“天道”(因“人”是“天”的一部分),討論“人道”不能離開“天道”,同樣討論“天道”也必須考慮“人道”,這是因為“人道”的“日用事物當然之理”,也是“天道”的陰陽變化的秩序。所以張載說:《周易》這部書“得天而未始遺人”。 txt小說上傳分享
儒學的現代意義(7)
第三,為什麼說儒家哲學認為,在“天”和“人”之間存在著一種相即不離的“內在關係”?蓋自古以來,至少由西周以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