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選擇權,我們不是有在路口紀念死難者的習慣嗎,利用起來,不要為我們的錢袋不鼓而發慌,反正他們已經走了,那兒紀念不是紀念,我們本來活在這個世界就是欲哭無淚,生活在這樣一個國家而感到“光榮”。
後記:當我將這一篇文章放在這兒的時候,我又想起來今年大地震,我不知道唐山大地震遲到的紀念能不能給汶川大地震帶來一點啟示,為我們兩次大地震中死難的同胞致哀。
為隋煬帝和則天女皇說情
中國的文人是可悲的。這重要的原因是我國的文人在任何時代都首先學會怎樣明哲保身,以孔夫子的圓滑哲理來處事,所以文人就成了閒麻雀,唧唧喳喳,遇事成了忙手忙腳的烏合之眾,在《三國演義》孫策臨死之前交待弟弟:“外事不問張昭,內事不問周公謹”的遺囑。張昭何許人也?讀書郎一個,而周公謹是一介有勇有謀的武夫。《三國演義》是流傳了近千年的我國古代名著,對張昭這樣一個讀書郎的評價基本總結了我國文人的道德品質。但,讀書郎中也不乏有名節之人,像方孝孺之類的,有名節也是讓人貽笑大方;就是《三國演義》中諸葛孔明的後人也能算一個,但他們依然無法擺脫頑固不化的缺點。
在我國曆史的長河中,被文人墨客沉冤海底的人大概最深的就是隋煬帝和武則天女皇。
隋煬帝是被稱為弒父奸母的大惡人,但在國人的心目中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卻並不為過,就連司馬相如和卓文君都能原諒,就是不原諒隋煬帝,其實作為一國之君他的首要任務是如何然自己的國力強大、不受外敵入侵,堂堂正正做一方霸主。隋煬帝就做到了這一點。他御駕河西走廊到張掖,在此地召開了我國最早的世界貿易大會,做到我國的對外貿易有官方保護指引,與西域諸國簽訂貿易協定,為唐代的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就是一位國君的眼光,已發展的目光看待時代的變遷,這一點連康熙大帝都自愧不如,因為他留給西北的只有夢柳城——一個書寫官宦恥辱的地方。另外,隋煬帝興全國民力軍力修建的大運河,其更本的目的就是為了加強國內交通建設,也是最早的南水北調工程,讓兩岸人民能夠富甲一方,而且恩澤千古,這一點又比康熙強得多。因為康熙的橋灣城是為了圓自己一個荒唐的夢,與隋煬帝的作為大相徑庭。
就憑著兩點我想隋煬帝就該完全平反。
武則天又是一位被文人的吐沫渣淹死的人。這位偉大的女性從四川一個很小的地方走出來,透過自己的努力在把女人當作玩物的朝堂中站起來,把夫君和兒子的事業當作自己的理想來做,成就了大唐王朝的貞觀之治。我在四川的廣遠曾膜拜過這位女皇,作為她的故鄉,廣遠市也是很低調的保護她的衣祠。武則天最大的成就莫過於對開元盛世和貞觀之治的過渡,她從穩定國家政治局面入手,興修水利,大力發展農業,繼承了他最早夫君——李世民的願望,開闢了唐代中期的興盛。
因為武則天的夫君——李治是一個胸無大志之人,而她的兒子們更是不如她的夫君,這樣成就了一代女皇的政治夙願,但在我國文人的嘴裡卻實漏洞百出地侮辱她。同時,為封建社會的女性爭取一點做人的權利,這是應該做的事,哪個國家沒有進行過女權運動,我看唯有我們中國,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這一點武則天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要比任何一位男性君主英明的多。
我想,給他們兩人說說情應該受到很多朋友的諒解。 電子書 分享網站
雜論京味書樓
北京的中國書店開了一家京味書樓,這是五年前的新鮮事,現在不知京味書樓經營得咋樣?在報紙上也不見任何評論,中國人中國事,這樣的事見得多了,也就習慣了。在目前,中國人乾的半途而廢的是實在太多,我估計目前經營的不咋樣,否則,老記們的鼻子不會聞不見,這個事畢竟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件有作為的大事。我這樣說是因為國人對老祖宗的東西破壞的太多,而自己又創造的太少,現就顯得與文明古國極不相承,就是自己創造了些也是很浮躁的東西,流傳嗎?面目太可憎,所以還不如鎖進箱底,免得出來地丟人現眼。京味書樓開得不錯,京味文化在國內應該說是皇家文化,起碼也是嚮往皇家生活的文化,開一家京味書樓起碼可以理直氣壯地吃祖宗的東西,包括把他們死後三百年的私事都可挖出來研究(我在這兒說的是事實,曹雪芹不是死了四百年了嗎?我們的紅學研究家不是還在研究曹雪芹的頭髮嗎),可悲的事見得多了也就不可悲了。
開京味書樓是一件好事,我也這樣認為,沒有一點感到意外和悲憤,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