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黑臉下餘的紅臉就交給兄長來演,挑釁的瞪了李三才一眼,轉身昂然下殿去了。
李太后氣得倒氣,一隻手捏緊了的手在椅子上狠狠的捶了幾把,心裡已將李氏兄弟恨到了死。但是幾十年宮中生活養就的深沉冷靜發揮了作用,深知眼前情況不是發作李氏兄弟的時機,這兄弟二人一陰一陽兩句話,已經將自已的別樣用心暴於睽睽眾目之下,再多糾纏只會讓自已更加被動。
李太后心底急轉了幾圈,忽然冷笑一聲,以袖撫額,身子晃了幾晃,身子一側便倒在椅上。
這一下殿中頓時大亂,旁邊搶過幾個宮女撫胸呼喚,太監周寧海尖著嗓子連聲高喊傳太醫,一時間鳥奔獸走,亂成一團。
本想用言語擠兌住太后,讓她承認今日廷議之果,可是萬萬沒有想到,堂堂一國太后居然祭出這樣一招不入流保命殺招,頓時讓李如松傻了眼……果然千軍萬馬不足懼,娘們一個最難纏。
李太后明顯的就在玩賴,可是誰也拿她沒有辦法。
見李如松吃癟,李三才大喜,對於李太后這機智絕倫的暈倒殺招大為讚賞。
在他看來今日之事對於鄭貴妃來說大大的不利,但只要想法過了這一關,自可再整兵馬,另尋良機,重新來過。
太后的伎倆很多大臣都看得清楚,殿中多數人一齊蹙起了眉頭,如此一來,今日廷議就算徹底黃了麼?
一時間殿上忙亂,殿下譁然,群臣交頭接耳,或是議論或是爭吵或是嘆息,聲音此起彼伏。
一片混亂中沈一貫驚訝的發現,對於眼前諸般亂象睿王朱常洛似聽非聽,似見不見,深不見底的眼眸飛向殿外,似乎在等待著什麼。
一直盤恆在太和殿外遊廊陰影下那個小太監抬起臉來,正是黃錦收的得意徒弟王安!只是不知為什麼,他的一隻手時不時撫在胸口處,神色惶急的在地上不停的轉圈。
忽然一陣寒風吹過,看著出現在眼前那個人,王安久旱甘霖他鄉遇友一樣的驚喜叫道:“哎呀……你終於出現了!”
亂成一團的太和殿門口忽然傳來一陣喧鬧,一人朗聲高喊:“有聖旨!”
這突兀之極的一聲喊聲,在太和宮殿上回蕩盤旋,登時讓所有人心頭一震……打那來的聖旨?皇上不是病重麼?
殿外昂然闖進一個人,身形筆直如劍,眼神銳如寒星。
在他的身後不遠處跟著一個身材瘦小的小太監。
見到葉赫時朱常洛緊凝的眼神忽然就鬆了下來,看到王安的出現後朱常洛的臉上已經露出了笑容。
在眾人異樣的目光中葉赫昂然上殿,“皇上近侍王安,受司禮秉筆大太監黃公公所命,送來皇上御筆硃批,請沈閣老親覽!”
本來亂成一團的太和殿瞬間陷入了一片死寂……佯裝昏倒的李太后已經睜開了雙眼。
頭上冒汗,臉色發白的王安從懷中取出一份捂得發熱奏疏,恭謹的呈了上來。
滿心狐疑的沈一貫接了過來,忽然心思電閃,瞬間喜笑顏開!
一眼就認出正是自已初五進宮面聖後遞上去那份奏摺,等開啟後一觀,沈一貫端端正正的跪下,山呼萬歲:“陛下聖明,臣等尊旨!”
李太后看完摺子後半晌無言,忽然兩眼一翻往後直倒了下去……這次是真暈。
沈一貫親自捧著摺子在諸位大臣眼前走了一輪,所有大臣臉上的表情都說得上十分精彩。
無論怎麼看,這都是一封內容平平的申請立皇長子為太子的奏疏,立意不新穎,文采也一般,可是驚喜就在於……在這個摺子末尾處,硃砂紅筆批覆的一句話。
“即日冊立皇長子為太子!”
剛才太和殿上,為了這個太子之位爭得刀光劍影,可是眼下,一切都解決了……
名正則言順,水到而渠成,任何人再也找不出一絲半點的反駁理由……
鄭貴妃臉色雪一樣的煞白,死死盯著那份視之如命的手諭,眼神絕望又兇狠,淒涼又可憐,開到盛處的花終於到了謝了時候。
萬曆二十年二月初二,睿王朱常洛理所當然、眾望所歸的修成正果,榮登太子寶座。
這一天註定要被史銘記,從萬曆十四年拉開序幕的這場爭國本鬧劇,前後逼退申時行、王錫爵、王家屏、趙志皋四位首輔,更有近百人被罷官、去職、發配,廷杖,就算到了這最後關頭,依舊是鬧得烏煙瘴氣,貴妃、太后、大臣、皇子幾度糾結,到如今一切都在這一天、這一刻,戲劇性的劃下了句點,爭國本這出大戲終於拉上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