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殊榮。更多的人,都是安步當車,在天街街道上,緩步行走著。

等從承天門,也就是後世的天安門穿過,再過端午,到午門門前時,頭戴梁冠,身著紅袍的人流已經超過千人,而午門的左右掖門已經開啟,所有的文武百官分為兩班,御史在兩側糾儀,提醒官袍不整,玉帶歪斜的官員整理自己的儀容。

往日朝會,總會出來十幾個出事的官員,懲罰是以罰俸為主,新年正旦時,還是能放就放一馬了。

勳戚當然是在武臣班首,英國公張溶的資歷最老,年紀最大,襲爵時間也最長,毫無爭議的成為武臣班首第一人。

而文官班首第一的人選,卻也是當之無愧的由張居正為第一人,在他身後,才是一些老資格的加了保、傅的老臣,再之後,才是六部九卿等文官重臣。

站在這樣的隊伍之中,饒是惟功心志沉毅,卻也是有目眩神迷之感。

在他身邊的,除了勳戚是有父蔭而成就功名外,其餘有資格站在這裡的,全是當世的人中之傑,是這個時代最優秀的人群中的最傑出的人物。

讀八股,在後世看來是迂腐之極,但純粹以八股取士的年代,一樣的書,能讀出高低不同來,而等到為官之後,能脫離書本的範圍,成就自己的功業,在官場上於一群人精中再廝殺出來,這樣的人,智慧豈是等閒了得?

在這麼一群人身邊,縱使是國公侯伯,亦是深為忌憚。最少,在大明當世,哪怕是親藩郡王,面對閣老重臣時,也是要以禮相待,甚至對張居正這樣的權臣時,就算是親王,也要奉承他三分!

“陛下有旨,宣眾臣覲見……”

內廷終於宣佈旨意,皇帝著諸臣入宮覲見。

從午門進入,到皇極門的臺階下時,惟功方有空四下打量。

四周是各色儀仗,錦衣衛的大漢將軍們分列左右,宮殿廊簷下則是府軍前衛的帶刀官,再往裡,則是穿著各色吉服的太監們。在皇極門的正中平臺上,擺放著四面不靠的御椅,在御椅之後,則是金碧輝煌的以金線繡出來的十二扇屏的屏風。

其實御門聽政,擺的排場雖大,用的器物卻並不怎麼華貴,但就是這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