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弦繃的越緊,暴發的力度才會越強,握弓法和拋射法也是傳統的蒙古射法,在遼陽驃騎的威脅和打擊之下,蒙古騎射手們暴發出頑強的戰鬥力,精強的騎術也使他們參在兩手持弓的同時微調著戰馬的走向,不停的避讓投擲過來的兵器,並且用騎弓還擊。
很快,明軍驃騎們的身上就插滿了弓箭,驃騎們很明智的邊戰邊退,始終保持著對北虜的壓力,同時不使自己進入五十步以內的距離。
只要在五十步左右,北虜的弓箭雖然不停的射中明軍的騎士,但造成的傷害十分有限,弓箭沒有能力破甲而入,最多刺到皮肉一層就停止了動能,極少數的弓箭才能透骨而入,傷到內臟或是刺斷骨頭,只有這樣的重傷才會使騎士失去戰鬥力,或是可能喪失生命,但蒙古人的弓箭力道實在太弱,很少有這樣的戰果出現。
倒是牧民們助戰頗有章法,看到明軍甲冑難破,這些牧民就開始集中射擊明軍騎兵的坐騎,在這樣的攻擊下,好幾個明軍騎兵的坐騎被射死或射傷,騎兵落馬之後,被趕上來的牧民圍攻,很快就被砍死。
在兩邊試探攻擊的同時,沿著裡許外官道疾馳的蒙古騎兵也突入到明軍斜後,這一股騎兵一直向前疾馳,他們發現大股明軍就會報告,但在兩邊哨騎激戰良久之後,偵察的蒙古騎兵並沒有發覺大股明軍出現的跡象,在明軍哨騎之後,只有相隔不遠的幾百個騎兵跟上來,這個發現,叫偵察的蒙古哨騎們安心了不少。
此時重騎兵中隊已經整隊完畢了,馬世龍是騎兵大隊的隊官,指揮一箇中隊根本就駕輕就熟,毫無吃力之感。
很快的,重騎兵們在輔兵們的幫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