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耐性不錯。”高師傅張口說道。

張文釗意外的回頭,徐久照跟著他站了半個小時,就這麼幹等,臉上一點不耐煩的表情也沒有,很平靜的樣子。

高師傅點頭說道:“想學任何技術,就要耐得住寂寞。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真正的踏實下來學東西。”

張文釗心裡一喜,高師傅這是對徐久照沒有顯出排斥之意。雖然這個廠子裡他是老闆,可是這位高師傅卻是他們廠子的鎮廠之寶,張文釗幾乎是把這老爺子供起來一般。這次把徐久照介紹給他做學徒,如果對方不喜歡,他也沒辦法勉強,也不敢勉強。

張文釗笑道:“這孩子別的不說,至少是對燒瓷非常的喜歡。”

高師傅點頭說道:“我知道了,就讓他留在我這裡。從淘瓷泥先開始學起吧。”

張文釗立刻說道:“他之前已經在廠裡做了4個月的學徒工了。”

徐久照心裡一頓,一聽這話就知道張文釗會觸黴頭。

果然高師傅眉毛豎起來,疾言厲色的說道:“我不管他之前學了多久,就是學了一年的窯工,到我這裡也要從淘瓷泥開始!”

張文釗被噴的灰頭土臉,不敢再說話,諾諾的點點頭,麻溜的告退了。

這老頭,他惹不起,罵不得打不得。對方罵他,他還只能聽著,就差練出唾面自乾的技能了。

高師傅臉帶寒霜,腦袋剛轉過來,徐久照就利索的說道:“淘煉瓷泥,乃是根本,內裡的門道頗多,多謝高師傅願意提點。”

高師傅見他這般通靈乖巧,被張文釗惹的那點不快就散去了。

高師傅哼了一聲說道:“你倒是聰明,不像那個榆木疙瘩,白白做了瓷廠的老闆多少年,卻連這點東西都弄不清楚。”

高師傅來了興致,親自把徐久照領到場地的一角,這邊有幾個大盆,裡邊沉澱著瓷泥,對徐久照說道:“你之前不是已經學過了嗎?做給我看。”

徐久照答應一聲,就彎下腰,不停的淘煉著瓷泥。

瓷器可以說是水、火、土三種物質完美的結合,才能誕生的藝術品。

決定瓷器品質最重要的三個分別是原材料、釉料、窯火。最早的陶器原材料其實是瓷石質粘土,後來的高品質材質全都是瓷石或者高嶺土粉碎成為瓷粉,和一定比例的草木灰、釉料混合之後才出現的。

瓷石粉碎之後有不少的雜質還有顆粒等等,需要經過細細的篩選,過濾掉顆粒和石子,留下最細膩的部分。

經過一定比例的配方調和之後,還需要不停的踩踏、揉搓,才能夠製作出最終用來成器的坯料。

這個過程徐久照一點也不陌生,正相反,他熟練的不能再熟練了。當初進了御窯廠,他就是從淘煉瓷泥開始幹起,到最後做到窯師的時候,追求完美的他有的時候根本就不放心小工做活,非要親自動手淘煉不可。

現在讓他幹這活,徐久照懷念及了。

高師傅是燒仿古瓷的好手,對於古代燒瓷的程式近乎是吹毛求疵般的講究。其實現在這些淘煉的工序早就有機器代替人工,韻文這麼個小廠子也就罷了,那些動輒產量成千上萬的瓷器廠窯師也還堅持人工淘煉,累死也弄不出來多少坯料。

也就只有高師傅還近乎固執的講究完全按照現代的程式,他堅持認為只有完全還原,才能夠製作出高度逼真的仿古瓷來。

其實廠子裡邊的窯工是沒有幾個喜歡親自下手淘煉的,又冷還又髒,弄得渾身泥濘,誰也不樂意。

但是徐久照不一樣,他幾乎說是欣喜的快樂的把手伸進寒冷的水中,不停的重複著篩選的過程,一遍遍的把顆粒雜質過濾出來。

他認真歡喜的樣子,讓高師傅大為意外,甚至為這個孩子的虔誠而感動了。

他哪裡知道,徐久照甘願如此不過是重溫過去罷了。

高師傅專門拽過來一把椅子,就在那裡看著徐久照不停的淘煉,他發現他幾乎沒有開口指點的餘地,徐久照的動作嫻熟,沒有一點錯漏。

高師傅坐在一邊,半天不說話覺得頗沒面子,只好開口給徐久照介紹起南北兩地瓷泥的不同,所含不同氧化成分的區別,對於瓷器成色的影響。

“氧化鐵、氧化鋁?”徐久照這個地地道道的古人一聽到這些現代化學元素就徹底的暈菜了。

高師傅見他一副完全不明白的樣子,傳道授業的屬性終於得到了滿足,他搖頭晃腦的說道:“現在知道不好好學習的壞處了吧?以為燒個瓷器跟這些枯燥乏味的東西不沾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