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到呢。”
“他們真是,磨磨蹭蹭,祖宗們看見這副樣子,還不氣活過來。”
貝青喬不敢答話,奕經是皇族說說沒事,他一個白身漢族,可不好議論八旗。
過了好一會,貝青喬才說:“皇上下旨調關外八旗,還不到三個月,這已經很快了。”
“再派人拿著令牌去催。”
貝青喬應了,剛剛出去,不一會急衝衝的跑回來:“大帥,大事不好。鎮江失守了。”
“怎麼回事?可有戰報?”
與此同時,在廣州,楚劍功也在問:“鎮江怎麼回事,你,你常在江蘇遊蕩,按戰報把地圖給我畫一下。”
聽令的是胡一刀,前段時間考校地理,他倒是對江蘇最熟的一個,現在被楚劍功抓來解說。他抓著毛筆,對著戰報上提到的地名,打上一個一個的圈,然後又畫上大致的道路、城牆等等。
英軍先行攻佔了江陰鵝鼻嘴,然後全師進攻鎮江。
鎮江城內,是由副都統海齡帶領京口八旗和松北協共兩千人駐守,而城外是七鎮共一萬兵馬。
英軍進攻的時候,城外七鎮“奮力協勇,殺死英夷無算”,苦戰半個時辰,一萬清兵勝利轉進江寧。
而英軍在進攻鎮江的時候,城內的八旗兵倒還有些骨氣,進攻北門的馬德拉斯第二團進攻鎮江北門,便遭到清兵的炮擊,在他們用加農炮轟塌了北門城牆之後,以八旗為主的清兵仍舊用弓箭和火銃依託城內的地利抵抗。
沿著運河進攻西門的馬德拉斯第六團,乘坐的小船被清兵用城頭大炮打翻兩艘,淹死了十餘人,攻打南門的廓尓克十四團用炸藥炸開城門,爆炸聲驚天動地,城內清兵居然沒有潰逃,而是繼續抵抗。即使在入夜之後,清兵仍舊在堅持巷戰,直至第二天清晨。
京口之戰,英軍超過五十人戰死,接近兩百人受傷。清兵戰死三百多人,其中大多數是旗丁。
胡一刀一邊畫圖,一邊和旁邊的幕洛一商量著核對。
這份戰報並不是來自任何一處總兵的原始版本,而是朱雀軍根據各方面的報告拼湊出來的。因為現在在江寧的七鎮總兵,都宣稱自己帶領本鎮,獨自阻擋了英軍一整天,而其他人都未戰先逃。
在以後各鎮總兵的回憶錄和日記中,都把阻截英軍的功勞劃到了自己名下,而把自己的頂頭上司,已經在鎮江殉清的海齡副都統遺忘了。這是後話。
“圖做得不錯,你們下去吧。”楚劍功讓簽押房裡一干江蘇籍的小兵退出去。
“既然英軍已經深入到了鎮江,那麼,我們就可以確定,他們的戰略目的,就是切斷漕運,以此來要挾清廷。現在的問題,就是我們該如何介入這場戰爭。”
“大軍出省的手續辦好了嗎?這次和上次去浙江不一樣,上次是奉旨練兵。”李穎修提醒說。
“沒事,我已經和怡良商量過,朝廷那邊,他來安排。只要我們想走,隨時可以出發。”
“你確定我們要達成的目標了嗎?”
“沒有。”楚劍功老實的說,“我甚至都沒有決定,到底是主動作戰好,還是消極避戰好。”
“主動作戰有利於建立我們在軍中的威望,但也會招來猜忌。”
“避戰會損害我們的政治形象,如果要避戰的話,不如干脆不去。”
傑肯斯凱等人七嘴八舌討論著。
“避戰是不行的,但主動作戰,需要確切瞭解當地的形勢。”
“說道形勢,三路大軍現在到哪裡了?”
“據前幾日傳回來的訊息,奕經還在保定,關外的八旗大隊實在走得太慢了,而甘陝綠營也快不了多少,從道光下旨兩個月了,他們才剛剛越過陝西、山西和河南的交界,就快到洛陽了。弈山仍舊在洛陽等著,只有楊芳,正在沿江東下,想來鎮江一丟,他一定會去江寧。”
“奕經最快的道路,就是走運河,下江蘇,而弈山則是走淮河,入運河。”
“我也是這麼想,就怕奕經、弈山沒有真正帶過兵。楊芳倒是老於行伍。”
這時,老於行伍的楊芳、果勇侯、參贊大臣正在一艘畫舫上,咬著水果,津津有味的看著一齣戲。
這畫舫是徵用來的,作為果勇軍東進時楊芳的座船。畫舫裡,卻是幾個徽幫的青衣在咿咿呀呀的唱著。
“這個角兒真是不錯。”楊芳老眼迷離,對身邊的人讚歎道。
身邊的人會意,點頭去辦。
到了晚間,楊芳楊侯爺換了衣服,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