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壁內,設有兵房,供守軍棲息。
除了廈門南岸的石壁主陣地,在石壁兩側的延伸陣地,鼓浪嶼,嶼仔尾修建的多座炮臺,使得廈門海域成為一個279門大炮構成的交叉火力網。
在東南沿海的綠營當中,盛傳去年八月定海失守,是由於漢奸作祟,顏伯燾以寧可信其有的態度,責成福建地方,綏靖治安,緝拿街頭無賴、土匪、海匪等等,以防有人交通英夷。
然後又在廈門島的北岸和東岸,配製守兵1400名,配置火炮100門,作為防止英軍包抄的手段。
廈門島的外側,是大小金門島,顏伯燾在大擔、二擔、青嶼等島上設立炮壘,如同一條鏈條,鎖住廈門島的南水道。顏伯燾本來計劃在四座石堡中設立大炮1300門,為此特地向朝廷請餉100萬兩,結果被道光帝下旨訓斥,讓他“力加撙節”,省著點用。
顏伯燾乾脆不再理會朝廷,自行擬定《軍需章程》,共計四十條之多,對糧價,工價,料費,運費等另定標準,責成福建藩庫,預支下屬官僚養廉銀,火耗,又在福建大舉徵發,駐炮兩百餘門,佈設在金門四座島嶼上,為廈門防禦的外圍哨探。
這些島嶼,距離廈門較遠,處於廈門的交叉火網以外,福建水師提督竇振彪想定了作戰方案,他說道:“如若英夷攻我外海炮壘,則我將計就計,以炮壘為砧板,以我師船兩百艘為菜刀,將英夷聚殲於閩海之上。”
1841年2月27日,顏伯燾給道光皇帝上奏摺:
“若該夷人自投死地,唯有迎頭痛擊,使其片帆不留,一人不活,以申天討而快人心,……閩海之防,固若金湯。”
12人心固結
2月28日
顏伯燾在廈門佈置,和他一同升任總督的裕謙也沒有閒著。裕謙雖為兩江總督,由於閩浙總督顏伯燾常駐福建,故而裕謙也擔起了防守浙江的重任。
也同樣是根據上次英軍來襲的經驗,裕謙在浙江,將舟山定海和對岸的鎮海作為防務重點。取得浙東大捷的四大總兵,定海鎮葛雲飛自然駐定海,處州鎮鄭國鴻和壽春鎮王錫朋也一同駐紮,定海守軍共計四千人,師船二十四艘。
整個定海縣城三面環山,南面臨海,裕謙在沿海修築土牆,作為對抗英軍艦隊的依託。
土城底寬五六丈,頂部寬三丈有餘,高一丈多,長15裡,東起青壘山,西至竹山,將定海縣城以南的空曠地帶一併包容在內,土城設有長治、久安兩城門,供人出入。
然而,如此宏大的防禦工事只設有火炮80門,其中土城中段的東嶽山上,有磚石結構的震遠炮城,設炮十五門,裕謙以此為定海防禦的中堅。壽春鎮總兵王錫朋率兵守曉峰嶺,定海鎮總兵葛雲飛扼守道頭銜,處州鎮鄭國鴻扼守竹山門。
裕謙這樣做,自有他的理由。一方面上次浙東之戰,浙江藩庫已經消耗一空,再也拿不出錢來。朝廷又因為上次浙東大捷,認為浙江兵力已足,駁回了裕謙請餉的摺子。
而在上次和楚劍功的會面中,裕謙得出了一個印象:憑藉著地理優勢,江南四總兵的清兵,是可以打敗英軍的。浙東大捷不就是挖了些壕溝,便勝了麼?
“備敵之道,只在人心,”裕謙在給道光帝的奏摺中這樣寫道,只要“人心固結,……從此扼守險地,屹若金湯,該逆若敢馳近口岸,或冒險登陸,不難大加剿洗,使其片帆不得返。”
這一日,參加了上次浙東之戰的四位總兵,約齊來見裕謙。裕謙滿面笑容的問道:“各位鎮臺好清閒那。”
“請制臺上奏朝廷,撥款修築火炮,八十門大炮,尚不及英軍一艦。”
裕謙笑而答曰:“諸位藏身土牆之後,則我火炮可以及彼,而彼火炮不能及我。炮多又有何用啊?”
“制臺,英夷炮火犀利,實非這書房之中所能說清。請制臺三思。”
啪,裕謙把手中的扇子往地下一扔:“大膽!”
“制臺恕罪。”
“爾等可是怯戰,怕了那英夷的鬼炮?”
“制臺,我等不敢怯戰。只是知己知彼,方可百戰不殆。”葛雲飛也是著有兵書的人物,他開始勸說裕謙,“恕葛某斗膽,敢問一句制臺,您見過英夷的兵艦嗎?”
“英夷兵艦有何稀奇,上次朱雀軍奮勇作戰,便打勝英夷,你們都是二品武員,卻被一個後生小子比了下去。”
他這麼一擠兌,幾位總兵都不做聲了。停了半晌才有壽春鎮總兵王錫朋說道:“末將守的曉峰嶺背面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