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中。奪目而刺眼!
不過這些蒙古重騎也是十分悍勇。當知道自己兵器差距後,乾脆就是放棄對拼。而是直接策馬衝撞,很多我方戰士措手不及下被連人帶馬撞翻。不等我方戰士爬起,這些蒙古人就撲了過來,竟然穿著重甲想肉搏!
平南當即改變戰術,大批重甲再度排列起來,組成戰陣向著對方碾壓過去,就像一輛巨大的壓路機,所過之處,全都是片片血肉模糊。
長槍刺穿身體的噗嗤聲,戰刀卡在骨頭中的喀喀聲,臨死前的不甘吼叫聲,馬蹄踩斷人體的鈍響聲,鮮血流淌地汩汩聲,這些聲音組合成一種極為豐富殘酷的合唱旋律,伴隨著戰士的前進,不斷的奏響。
一名蒙古戰士被刺穿,他卻死死的抓住槍桿,竭盡全力的將手中的戰刀投擲過來,撞到鋼甲上,發出清脆的響聲。吶喊中,巨大的斬馬刀劃過一道死亡的弧線,帶著呼嘯心顫地聲音斜飛而過,將一名蒙古人連肩帶頭地砍成兩半。
雖然處於下風,這些蒙古人依然不屈不撓,竭盡一切可能的意圖殺傷敵人,想為自己地死亡撈取某些利息。只是裝備的巨大優勢,集團衝鋒的疊加之力,抵消了這種英勇的努力。斬馬刀所過之處,只留下一片斷頭殘屍。
重騎一路橫掃而過,血泊中只留下令人噁心的半截屍體,整齊有序的分列在重騎經過的道路上!
這場重騎兵對決,以大宋全勝告終!
平南擊敗蒙古重騎後,並沒有匆忙增援陷入困境的平北,而是召集起所有能夠召集的重騎戰士,組合成一個新的戰陣。
此次大戰,重甲騎兵就是中陣主力,也是戰場支撐,輕騎兵和其他部隊都是圍繞他們來作戰。現在大部分重騎都被對方纏住,兩翼配合的輕騎也被對方咬住,變成一個大泥塘。平南身邊的重騎只有四千到五千,若他們依照前面重騎的衝擊路線,無疑還是會被對方纏住。若掉轉方向增援兩翼,更是蠢蛋才會做的選擇。
平南只是略微遲疑一下,就順著另外一條路線發起進攻,意圖從這裡開啟局面。
我從望遠鏡中清楚的看到平南的衝鋒,他選擇的是右面。從整個戰局上看,左面無論是重騎還是輕騎,都無法取得突破。反到右翼輕騎佔了上風,他選擇這個方向攻擊還是很正確的。如果這個戰術成功,他甚至可以從右翼陣地後方攻擊蒙古兵,和右翼輕騎匯合,對開啟局面很有幫助。
可說他地這個戰術和夢雪那次突擊的想法異曲同工!
因為夢雪的那次突擊,右翼陣地差點被突破,所以這個方向上的蒙軍部隊有一半都去增援右翼輕騎。雖然穩定了戰局,但在這個方向上的兵力卻顯得薄弱許多。重甲騎兵互相糾纏的時候看不出來。此刻重甲決戰一完,這裡的虛弱就讓人一目瞭然。
平南地衝鋒恰到好處,阻截他的蒙古輕騎雖然也擺出那條長蛇陣,但因為兵力薄弱,戰陣縱深不夠厚實,反到讓平南抓住機會,一連數個突擊。弄地蒙古人險象環生,堪堪就要突破蒙古人的攔截。
危急時刻,鐵木真終於再度派出一支騎兵,這支騎兵雖然不是怯薛軍,但也非簡單部隊。他們直接衝到中軍陣中,猶如小溪歸大河,長蛇幾個擺動間就將他們納入其中,然後回身旋繞平南的部隊。將他也困住。
至此,中軍重騎全都陷入蒙古輕騎戰陣中,兩翼輕騎糾纏激烈,短時間內,很難分出勝負。
這個局面讓我不憂反喜,我此刻出動的部隊只是近衛軍四萬人。而對方前後出動的兵力加起來足有六萬,雖然大部分是對付重騎,但無論怎麼說,鐵木真手中只剩下二萬怯薛軍,這應該是最後的決定力量。
再度望了望中間的戰況,那裡人叫馬嘶,殺地激烈,可說勢均力敵!這也驗證我的判斷,正面對敵,限制機動的情況下。蒙古騎兵對陣重騎其實並不佔優。除了依靠嫻熟的騎術和人數外,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我放下望遠鏡。心中考慮彼此的兵力部署,特別是方才鐵木真派出怯薛軍到戰場上晃盪了一下,似乎想攻擊重騎,不過卻在楊沃衍率領翼騎兵出擊後,又退了回去。
這個舉動當時沒細想,如今想來,鐵木真是故意如此。
戰場上的雙方兵力達到一定數量,就一定會出現僵持局面,這個時候,不僅考驗雙方的意志和勇氣,最重要的就是雙方指揮者對部隊地調派。歷史上很多明明兵力佔優的會戰,結果卻因為指揮者調派部隊的問題,導致佔優的一方全軍潰敗,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
鐵木真派出怯薛軍,肯定算到我會派出相應的對抗部隊。在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