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並不重要,如果能夠迫使日本將三菱重工拆分的話,那麼我們就勝利了。”凌天翔冷笑了一下,“到時候,日本必然採取更為透明的軍事採購方式,並且受到美國的監督。而以前和在一起的軍
很難進行徹底調查。只要日本將三菱重工拆分成幾那麼每個公司只會經營一個方面的業務。這就更容易受到監管。不說別地,這麼一拆,日本人今後就別想搞核武器了。”
連豫泯微微遲疑了一下,他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點。
“而我們這次地最重要地目的就是要阻止日本人發展核武器,特別要防止日本在政局不穩當的時候擁有核武器。你也知道日本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更知道日本人的心理有多變態。沒有核武器,日本人就最多隻能在國內發洩。而且不敢公然挑起戰爭,到時候,吃虧的將是他們。相反,如果日本人擁有了核武器,就擁有了成為世界超級軍事強國的基礎,到時候,就難免不會出現二戰之前地那些事情了。”
凌天翔這番話的意思很簡單,20世紀20代末的全球經濟危機使世界各大經濟強國都遭受到了慘重的損失。並且催生了幾個戰爭狂人。日本也從此一去不復返的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並且最終成為了太平洋地區的戰爭策源地。而這次經濟危機對日本的影響絕不比那一次小,因此。只要日本擁有了成為超級軍事強國的基礎,那麼誰也不敢保證,日本會不會再次走上軍國主義地道路。
“不管怎麼說,我們必須要達到這個最根本地目的。只要能夠達到這個目的,就算是損失幾千億歐元地資金也不算什麼。”凌天翔停止了爭論,“儘快讓羅貴勇他們那邊做好準備,按照計劃行動吧。”
連豫泯也沒有再爭辯。之前,他一直侷限在賺錢這個範圍之內,沒有凌天翔看得更長遠,而現在凌天翔把事情挑明瞭之後,他也知道重點是什麼了。
兩日後,羅貴勇將戰術行動的計劃送了回來,凌天翔立即授權他全權決斷。
與前兩次的行動不一樣,這次在投放“炸彈”之前,要進行極為充足的準備工作,即進行宣傳造勢。
按照黃龍飛的分析,只要凌天翔他們手裡的最後一枚“炸彈”投了出去,美國就會立即介入,到時候三菱重工很有可能遭到徹底的清查。最重要的是,已經搖搖欲墜的日本經濟一直就靠著三菱重工等幾個超大型的企業集團支撐著,如果三菱重工倒下的話,必然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到時候,倒下的就不僅僅是這一家企業集團,而是整個日本經濟了。
在評估日本經濟的崩潰速度時,黃龍飛做了最壞的打算,即三菱重工遭到調查,日本內閣政府就會立即垮臺,到時候日本就將面臨提前大選,從而讓東京股票交易市場停盤,等待新政府成立之後再開盤。因此,必須要在此之前讓三菱重工的股票價格跌到最低位,然後趁著散戶的恐慌大規模收購。完成收購之後,再將“炸彈”投出去,最終擊垮日本經濟。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先要把風聲放出去,讓股民開始恐慌,並且拋售手裡的股票。而“放風”的辦法也很簡單直接,由張祖德在網上釋出一些看似有證據,卻無法直接證明的訊息出去就行了。反正國際網際網路已經相當的發達,在網上傳播的資訊是不可能被徹底的封殺的。
訊息一放出去,凌天翔這邊就開始有計劃的收購三菱重工的股票。這次的最基本目的不是賺錢,因此他們直接從高位開始收購,只是在高位時收購得並不多,主要就是避免在大規模收購時,使三菱重工的股票快速攀升。另外,也要避免在製造新聞的時候讓日本人發現他們的真實目的。
整個新聞造勢用了一週,在此期間,凌天翔已經花掉了200多億,而黃龍飛他們也投入了近800的資金。這也最多隻算得上是熱身而已。不過,這一週之內,已經有人嗅到了血腥味,並且知道新的一輪襲擊就要開始了。
對大部分日本股民來說,拋售掉所有的股票是他們唯一的選擇。也正因為日本股民開始恐慌性的拋掉手裡所有公司的股票,而很多金融大鱷還在繼續狙擊日本各大公司的股票,所以日本的金融監管機構並沒有發現三菱重工這邊的異動。
幾個已經在東京股市上轉了兩圈,賺了大錢的國際金融大鱷也都盯緊了股市。這些久負盛名的國際金融炒家都不是笨蛋。在日本金融市場遭到了第一輪襲擊的時候,他們就知道有人在幕後導演了這一切,甚至猜到與幾個共和國的超級大商人有關。因此,這些金融炒家極為關注共和國那邊的舉動。可是,在第二輪攻擊中,共和國的那幾個大商人都沒有什麼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