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6部分

人是做不下來的,要做,就得幾個人一起做。”

凌天翔立即就明白了,如果真能夠讓黃龍飛他們成立一家軍火貿易公司的話,那麼他們今後就可以繞過國家這道坎,直接獲得武器裝備了。

“不過,這事我還得考慮一下。如果你不著急回去的話,那就在上海住幾天吧,我這邊有結果了再跟你談。”

凌天翔當即就答應了下來,反正現在回去也沒有什麼事好做。當然,他也知道,在黃龍飛說出這番話的時候,實際上就已經考慮到了開始的提議,並且已經下了決心。

卷七 全面戰爭 第五十四節 前期接觸

火貿易一直是極為敏感的。雖然從嚴格的意義上講,商品,但是與其他商品不一樣,軍火在國際貿易中其到的不僅僅是商品本身的作用,而帶有軍事、政治同盟的意義。這就好比,美國往往會用軍售制裁來對付一些不太友好的國家,而且美國從不會將自己的軍火賣給敵對國家,卻可以將生產的電腦晶片、波音飛機、福特汽車買給敵對國。

不管是採用私營方式,還是國營方式,幾乎所有的國家都一樣,會對軍火貿易進行極為嚴格的管制與稽核。私營與國營的差別並不是很大。以往,共和國的軍火貿易一直是國家壟斷經營,而隨著國內市場的成熟,以及國際市場的擴大,僅有的幾家國營軍火公司明顯不夠應付所有的局面,而國家又一直在推廣市場化,降低國有企業所佔的比重,因此成立私營軍火公司的事情也就被提上了政府的議事日程。

正因為軍火貿易的敏感性,所以要想成為私營軍火商,除了要擁有雄厚的資本、過硬的信譽之外,還必須要與國家有不錯的關係,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將軍火貿易交給那些不可靠的公司。在共和國,具備有這三項基本條件的商人並不多,其中黃龍飛、袁鴻業、朱世宏與方興國是最有實力的。同時,政府只暫時考慮成立一傢俬營軍火公司,四人也就沒有選擇競爭,而是選擇了合作。

凌天翔留在上海的這幾天。黃龍飛與其他三人對成立新公司地事情做了詳細的商討,而最後得出的結果是,成立一家公司是不行的,只能成立一家集團公司,除了集團公司總部之外,下設四個分管不同部門的子公司,即主管海軍裝備買賣的“海上裝備系統公司”,主管空軍裝備買賣的“空中裝備系統公司”。主管地面裝備買賣的“陸地裝備系統公司”。以及主管通訊。電子等裝備買賣地“特種裝備系統公司”。

表面上,四家子公司之間沒有太大地瓜葛,可實際上卻有著密切地聯絡。首先是任何一個軍種的裝備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其中有很多通用的部件。其次,四家子公司都屬於集團公司,所以是進行統一管理的。

確定了這套方案之後,四個大商人就開始確定各自在集團公司裡的地位了。

“海上裝備系統公司”主要就由袁鴻業投資。並且由袁鴻業經營,畢竟袁家在航海方面的實力是其他三人難以望其項背地。

“空中裝備系統公司”原本計劃由黃龍飛投資,因為他在共和國的大飛機專案中的投資最多,可黃龍飛沒有接受,最後交給了朱世宏投資。

“陸上裝備系統公司”則落到了方興國的手裡,此時由方興國掌握的汽車公司是最多的,而且在研發能力方面也超過了其他三人。

黃龍飛選擇的“特種裝備系統公司”。表面上,這家子公司的名聲最小。而且看起來經營業務不是很廣闊。可是幾個投資者都知道,黃龍飛執意要這家子公司地目地,因為其他三家子公司都相對較為獨立。聯絡性並不大,但都必須要與“特種裝備系統公司”合作。

也正是如此,在確定集團公司董事會的時候,黃龍飛當仁不讓的成為了薰事長,並且擁有集團公司30%地股份,袁鴻業與朱世宏各有25%的股份,方興國拿到了20%的股份。

這一安排確定下來之後,四人就將相關的報告送到了政府手裡,現在他們就只能等待政府的審批。不過,黃龍飛並沒有閒著,在提交報告之後,他就帶著凌天翔離開了上海,乘坐他的商務專機,途徑塔拉瓦與加拉加斯,前往布宜諾斯艾利斯。

“政府那邊沒有什麼好擔心的。”飛機上,黃龍飛的心情很放鬆,“其實,早在一年多前,就有人提出應該成立私營軍火公司,從而讓私人投資軍事科研專案,減輕政府的負擔,並且由私營公司去拓展市場,爭取拉動軍火出口。只不過,這一年多來,共和國政府要應付很多事情,所以一直沒有確定下來。現在,向共和國訂購軍火的國家越來越多,僅靠那兩家國營企業是很難接下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