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他讀了馬克思的《資本論》第一卷,讀了列寧的《國家與革命》等等。一年之後——一九一九年六月十八日和十九日,由邵力子主編的上海《民國日報》的《覺悟》副刊,接連刊出《什麼叫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目的》兩文,署名“鶴”(取自李達的號鶴鳴)。這位“鶴鳴”先生終於“鳴”起來了,“鳴”出了社會主義之聲,清楚表明了他向“左”轉。

原本埋頭數理化的他,如今埋頭於翻譯馬克思學說著作。那在《民國日報》發表的文章,只是他在翻譯之餘寫下的心得而已。他譯出數十萬言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唯物史觀解說》、《馬克思經濟學說》、《社會問題總覽》。這樣,李達成了中國早期為數不多的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有較深瞭解的人物。也正因為這樣,李達跟陳獨秀才見了一次面,陳獨秀馬上抓住了他:“你搬過來,到我這兒住,幫我編《新青年》!”陳望道搬過來了,李達搬過來了,漁陽裡二號裡住著三位“筆桿子”,同編《新青年》,同商建立中國共產黨大計。當然,隨著李達遷入漁陽裡二號,那位王小姐也就常常光臨那裡。這時,陳獨秀的夫人高君曼也終於帶著女兒子美、兒子和年,從北京南下,住進了漁陽裡二號。

陳獨秀的髮妻高曉嵐所生長子陳延年、次子陳喬年,原在上海震旦大學學習。就在陳獨秀抵滬前夕,陳延年、陳喬年獲准赴法勤工儉學,於一九二○年一月離滬,坐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