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殿下,你就每天晚上與她嘿咻吧,你也舒服了,我們將士也有活路了。反正這個種子前面借了,後路又有了。
想到這裡,啼笑皆非,他也看過許多史書,這樣雷人的事,還是第一次看到,第一次聽到。
不答應不明智的,可答應了,這兩人又算什麼關係?奸什麼夫,那麼個什麼婦?
想到此節,也是因為心情輕鬆,有了這個女子相助,太子殿下與幾千名將士,大約沒有關係,忽然狂笑起來,跑出大帳。
李威:“……”
夜色漸漸籠來,年關將近,春天還十分遙遠。
寒氣隨著夜幕,重重地降落在這個邊陲小城,裴行儉打了一個哆嗦,終於放下床休息。
可是怎麼也睡不著,自己在城內這麼冷了,不知道太子在遠方該是如何過的。當然,這是關心的,現在李威哪裡顧得怎麼過,只要能活著將大多數人帶出去,就算不錯了。
其實過得是不大好,從吐谷渾人手裡擄來了大量的獸皮,然後砍來一些枯樹枝,上面鋪上一些枯草,遠處燃起篝火,使周圍空氣稍稍暖和一些,大約就是這樣。若遇到不好的地區,只好從雪地裡摳枯草與枯枝,不但人要用,馬還要吃呢。
到了積石山後好一些,党項人這一次還是不錯的,得到了大量好處後,又為李威感動,送來了許多飼料。不然這一批戰馬不久後,全部成了劣馬。
然後又想到明天諸將到齊後,怎麼安排。
不是党項人所認為的,難道將十萬大軍嘩啦啦一起帶出去,一二三就將太子救出來。若是那樣,不但太子救不出來,這十萬將士多半也是有去無回。論欽陵自己不可輕敵,就是論贊婆,如果輕敵,很有可能都能敗於此人之手。
想救出太子,得知道太子下一步的行動。
太子將傷兵送回來了,偏偏這一點沒有說,僅能知道太子這一段時間,行軍的情況。
只好自己判斷。
這個判斷,是根據各人統兵方法,用兵方法去判斷的。比如論欽陵用兵很正,不要以為他是吐蕃,卻是一個堂堂正正的用兵方法,精密無遺的算計能力,破曉神靈手打百度對大勢的判斷與運用,然後借勢一步步誘對方的將士分割,以優勢兵力,甚至十倍兵力,分頭包抄切割。
薛仁貴用兵是快、險、勇。
自己用兵喜歡智,詭。論欽陵的用兵之道,正好死死將自己與薛仁貴剋制住。但論欽陵用兵還不及李靖的,李靖用兵是正中有奇,奇中有正,能指揮幾十萬人大會戰,也能用幾幹人破十萬突厥人。
要是換作論欽陵只有三千人,他絕對做不到李靖那種地步。因此,才能在自己之上,卻在李靖之下。
太子的軍事天賦不算好,只能說不算壞,但這已讓裴行儉滿意了,青海一行,所取得的戰績遠超過自己預料。特別是在長安就開始定計,取得郟城大捷,自己沒有指點,劉仁軌沒有指點,全是他一人想出O來的,只走到了青海後,李謹行、黑齒常之、契芯明補漏拾遺。撤退後可圈可點。
但很多地方做得不完美。
最不好的地方就是洪濟城帶兵營救劉審禮大軍。太子想法他清楚的,洪濟城中有將領,可沒有謀將,沒有謀將就不能準備判斷形式,靈機應變。可這想法疏忽了重要的一點,論欽陵動用的是三十多萬軍隊,兵力是唐軍的幾乎兩倍,能調動的兵力更多。
既然能切斷劉審禮部,就能切斷他這一部,切斷了他這一部,不僅是幾干將士,還有他本人。這是何等的重要,個人的價值說句誇張的話,就遠勝過幾十萬唐軍。
是這麼一個理兒,所以論欽陵才發瘋似的追擊。
但當時李威那有這個想法?讓李敬玄與劉審禮、王孝傑氣昏了頭,還有對自己的定位,也非是裴行儉與論欽陵所想的。俺是一個太子,可是一個隨時被母親幹掉的太子,這樣一個定位,還沒有一個世家子弟價值高。到哪裡能想到此節?
可是事情真相傳出去,對李威卻有很大的幫助,忠、仁、誠、節、勇,五德嘛,忠不用考慮,仁自幼就有名,誠,太子的誠信不足為慮。節指節操,寧肯讓傷兵回來,自己也不私自逃出來,節操無用置疑,數千士兵倉皇逃命,還取得大非川與漢哭山兩場大捷,幾十萬敵軍中,張弓持箭,勇斃數十名吐蕃士兵,勇同樣也有的。
可不是沒有逃出來嗎,那怕進化成一個聖人,不活著出來,有什麼用?
當然,救肯定要救的,可是換作了裴行儉自己,卻不會親自出來救,這十分地不明智智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