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事還好一點,最後冷靜下來,想一想,怎麼辦。如果出事,自己是第一個接到訊息的人,連帶著自己都要遭到處罰。
說完了,指揮著羽林軍,出自東宮體系,整整調動了三百鐵騎,道:“太子在終南山,我們去保護太子。”
前段時間,因為糧食的事,正是太子開東宮倉稟放糧的,不然他們還要吃帶草籽的糧食。至少羽林軍十個士兵有九個人對太子發自內心的感謝!
“喏!”揮舞著兵器,一個個大聲喊道。
三百鐵騎放在戰場上也許不算什麼,可在長安郊外,一個太平世界,三百鐵騎狂奔,蹄聲如雷,加上天氣乾燥,打老遠就揚起了濃濃的灰塵。也不用呼喝,遠遠的,無論遊人或者路人,就自動讓開了。
一個個地看著這三百鐵甲,心中奇怪,發生了什麼事?
………………………………
“儷妹,你這樣可不行,”楊敏道。
看著李威喘著大口大口的粗氣,一邊跑一邊用手帕替李威擦汗。當然,徐儷也不是不懂事到這地步。只是太子好象有些古板兒,所以剛才潛意識地不想讓其他侍衛揹著自己,特別是當著李威的面。
感覺了一下,覺得腳踝沒有那麼痛了,便說道:“太子,放妾身下來吧。”
其實主要是緊張的,才抽了筋,不是扭了筋,試了試,雖然還有些微微的痛疼,但沒有剛才那麼劇烈,開始跑起來。碧兒才鬆了一口氣,前天還勸殿下能不能收下這個有才氣有相貌的徐小娘子,可不能因為她,危害了太子的安全。
不過耽擱了一下,後面的人就追得更近了。許越都已經趕上他們。
正在這時候,突然從前面閃出一箇中年大漢,說道:“殿下,請跟臣民後面來。”
讓一群假獵戶弄怕了,侍衛緊張地問道:“你是什麼人?”
“臣民叫李卓凡,就是前面山下的百姓,”看了看後面,說道:“不能耽擱,請跟臣民來,一邊走一邊說。”
是不能耽擱了,後面的人離他們只有一兩百步遠了。這是在跑動,否則拉上弓,臂力好的話,都在箭的射程以內。於是一邊跑一邊聽他說:“臣民前幾年曾逃過徵遼東的兵役。但不是臣民怕死,那時候臣民老母尚在世間,年已高齡,又生著病,臣民一去遼東,就沒有人服侍母親大人。沒有想到後來被官府抓去,要斬首示眾。幸得太子殿下上疏,加上臣民確實是為了服侍老母親的,於是官府將臣民放掉了。讓臣民安心地陪伴了老母三年,直到她過世。”
原來是受了李弘的恩惠,李威聽了又是感動又是慚愧。這時候百姓總體來說,太忠厚了,前世,什麼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成了詞語,幾乎現實中根本就不可能發生的,但在這時代,就有!
繼續說道:“殿下在籍田祭時,臣民特地前往祭壇,瞻仰了一下殿下的面容。臣民就在前面,開了一個小酒肆,生意不大好,一邊售酒水,一邊狩獵謀生。今天想上山來,看看能不能有什麼收穫,正巧聽到殿下身邊侍衛的呼喝,辨認了一下。不過敵人很多,臣民亦無可奈何,於是設定了一些狩獵的機關,看能不能阻一阻。”
說完了皺了皺眉頭,這些狩獵的套兒鉤兒的,原來就有一些,又帶了一些過來。可不是刻意為營救太子準備的,並不多,阻的時間也長不了。但這群人中有許多柔弱的少女,漸漸跑不動了。又說道:“跑到大道上,估計來不及,殿下,不妨先讓一名腳力好的侍衛先前出去,通知外面的人,你們跟隨臣民,到臣民的酒肆中,擋一擋?”
但心中亦是奇怪,這後面是什麼人啊,居然敢追殺太子。
“好,孤就聽你的。”說完了,看著解侍衛說道:“你先行離開。”
解侍衛立即離開,不得不為,現在只剩下六名侍衛,許越還受了傷,不搬救兵化解不了這次危機了。
後面的大部隊,跟著李卓凡,翻下了這座小山,果然山腳下有一個小小的酒肆,不過地方有些偏,臨近的是一條崎嶇的羊腸山道,就是今天是寒食節,這條山道上也看不到行人。
許越不解地問:“李卓凡,你酒肆開在這裡,會有生意?”
“是不好,不過我做的不是遊客生意,靠大道邊地段好,可臣民卻沒有能力在哪裡設酒肆。在這裡,主要是做一些進山狩獵的獵戶生意。有時候狩獵回來遲了,在臣民這裡吃一些酒菜,充充飢。”
說著,將他們帶進了酒肆,將門一關。還有幾個窗戶,不過等於有了掩體了,許越五人將弓箭撥出來,彎弓搭箭,三個正要準備砸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