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如果還象以前那樣咳嗽,一副病癆鬼的樣子,縱然將《三國演義》《西遊記》或者《安徒生童話》全搬了過來,或者即使救了李令月,李令月也未必象現在這樣,對他依賴。
林黛玉固然讓人憐愛,可那是女人,如果是男人嘛……
人多,楊敏有些兒害羞,道:“妾身聽聞太子即將去東都,因此,趕來祝福一下。”
說話間,上官婉兒替眾人沏茶,動作十分標準。
李顯是少年人,又嘴直口快,問道:“婉兒,你這個沏茶,是何處學來的?”
“奴婢自小在掖庭宮長大,伺候人慣了,因此學得的。”
“我聽小妹說,你會背很多詩。”
“不是很多,會背一些。《詩經》裡的短詩會背一點出來,還有其他的詩篇。”
李顯很敬佩。其實兄妹五人,除了李賢這個變態外,其他四人,李令月尚小,李威不提,李顯與李旦學業也還可的,就是李顯雖然性子直爽,在弘文館同齡人中,也名列中上。大約這也是李治與武則天的遺傳在起作用。
不過讀與背是兩回事。能讀懂,甚至能解釋一二,可是背誦是另外一回事。如果年齡到了李顯這時,會背一些,倒也自然,但上官小婉畢竟很小,又是在掖庭宮長大的。
李顯好奇問:“你是何處學來的?”
“母親大人教導的。”撿書一節略去。
李威越發覺得有意思,難怪以後能翻雲覆雨,打小就是一個人小鬼大的主兒。
“除了詩,會不會背賦?”
“這個奴婢背得倒是不多,只有司馬相如、左思、庚亮、曹植等數人的少數賦文。”
“哦,《三都賦》會不會背出?”
“這個是左思左太沖的名篇,奴婢僥倖會背得,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楊雄曰……。奴婢還會揹他寫的《白髮賦》,星星白髮,生於鬢垂。雖非青蠅,穢我光儀……”
一口氣將兩篇賦文背完,竟也一字不差。
李威擦了一把汗,奶奶的,讓我背《三都賦》尚可,可至少會錯好幾個字。至於《白髮賦》,聽過,卻頂多能背出其中一兩句話。
這個小蘿莉長大後,恐怕就是老二也不及吧。
事實也如此,李賢他們全讓這個小蘿莉這一手震住了。
楊敏都不由地擰著小眉頭,緊迫啊,東宮中碧兒的無微不至對太子的關懷,這個小姑娘才八歲,就善懂人意,再加上這個資質天份,為什麼婚期那麼晚,還要等幾個月?
李賢道:“大哥,善待。”
“殿下對奴婢可好哪,”上官小婉立即替李威辨護。
李賢有些無語,愣了愣,說道:“大哥,卻是好福氣。”
“二弟,你還小,學業要緊,天涯何處無芳草,”李威得意地拍了拍李賢的肩膀。其實十八歲,在這個時代不算小了。話音一轉,又說道:“不過你們一起過來了,正好,今天跟我一道出去一趟,帶你們看看兩樣好東西。”
“喏!”眾人一起高興地答道。
這是看城南的漚竹與高梁苗的。相比於現在對詩文的看重,李威並不以為意。在他看來,即使是《三都賦》,也未必有江東犁有意義。就是《桃花源記》也未必有成功的竹紙有意義。
當然嘍,如果他能製造出火車,或者造出槍支大炮的啥,唐朝立馬就有可能統一全世界了,這肯定比《離騷》是更有意義的嘀,問題他有沒有這份能耐……
第七十五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下)
現在的長安城是隋煬帝手中建造的。
大運河都挖了出來,大興城規模可想而知的。真的很大,比後來的西安城還要大,人口也不少,整個雍州人口達到兩百多萬,長安城中就有一百多萬百姓,如果再加上流動的人口,在這個世界,簡直讓其他的國家百姓無法想像。
可就是這樣,北面的各坊百姓很密集,南邊的各坊卻是人煙稀少。沿著朱雀門到明德門主街兩邊倒還好一點,象西南的永陽、和平、常安各坊,與郊外相彷彿,史書說時有豹狼虎豹出沒,那是誇張的,可什麼黃鼠狼、野狐狸之輩,確實有不少。東南稍好一點,沾了曲江池的光。但比起城北,也甚是荒涼。
李威選定的漚竹子地點就在東南的修政坊,離大慈恩寺倒是不遠,離江家的昇平坊中間也只隔了一個修行坊,這樣,可以隨時照料著。修政坊自己又有黃渠之便,從曲江池伸出一條小渠,一直延伸過來。造紙嘛,比莊稼更需要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