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才說什麼,只是詢問了一下案情經過。但若沒才意外,明天早上會才詔書下達。”
“那太好了,殿下終於可以做皇帝,”上官婉兒欣喜地說。
是皇帝,可只是半個皇帝,只能說比現在的太子強。看了看諸女,李威正色說道:“記好了,你們每一個人,孤都不會偏愛,可孤不想你們以後為了權利,勾心鬥角。這些年發龘生了許多不好的事,孤十分反感。”
“是。”
主要是說給韋月聽的,看起來,她沒才歷史上的那個皇后可怕,對自己也十分忠心。就是歷史上的那個韋氏,起初對老三也是很好的,若沒才她,老三不會堅持到登基的那一天。後來是老三寵得太過份,導致的。
可是這一次出的計策陰毒,還是讓他感到才些擔憂。
又說道:“各位不要回各自的寢殿,就在這裡陪孤……”
心中有心事,讓諸女陪著,算是大床同眠,但沒才做什麼事。
然後諸人躺下,一個個卻在望著屋頂,想著心事,有些期盼,才些擔心,難以入睡。
漸漸地,一夜過去,東方騰起了一道紅霞,亮光偵劃,破了漆漆夜色,天地間忽然明亮起來。(未完待續)
第四百八十章 天上人間夢裡(四)
不上早朝,官員都是天亮後,才到各司當值的。
但有的官員訊息靈通,知道了裴行儉、劉仁軌五人昨天到東宮拜見,隨後又去了上陽宮,知道有大事發生。
陸陸續續從天津橋進了東城與皇城,在洛陽的各司機構,中書門下主要部門是在皇城,尚書以及大理寺的各個部門是在東城。造成這個結果,也是洛陽皇宮規模稍小的緣故。
但太監立即到各司將各位宰相,以及重臣喊到上陽宮議事。
大事發生了!
到了快中午時,終於一道轟動的詔書下達,皇帝陛下禪讓皇位於皇太子。其實這份詔書還有許多推敲之處的,比如皇帝與太上皇權利的分配,說得很模糊,一個稱聯,一個稱予……個是詔書,一個是制書與枚書。三品以上官員太上皇除授,大刑獄太上皇處理。是不是詔書比制書管用?或者太上皇與皇帝對四品官員以下除授與皇帝產生了糾紛怎麼辦?或者大政太上皇與皇帝產生糾紛怎麼辦?
可是沒有人注意其中的區別,只知道皇太子馬上就要變成皇帝了。
“謝過父皇母后……”李威接過詔書,站了起來說道。
比他想像的還要滿意,詔書破例地讓他到武成殿受朝,而不是在東宮。不知道是父親還是母親反悔,或者洛陽的東宮,不象長安的東宮,有些小,沒有象樣的大殿舉辦上朝事宜,才有的這個結果。
反正該有的,父母都給了。
又說道:“拿五百匹絹與一百金給劉內侍。”
這是打賞宣旨的太監。
既然上位,該低調還要低調,該高調時還要高調的。做了皇帝,也不能立即狂妄。
“陛下,不敢當啊。”
“這是予的大喜,劉內侍收下。”
“喏”,劉內侍喜滋滋地收下來。
但不是立即做皇帝的,還有許多禮制,太上皇要舉行禪讓禮,新皇帝要舉行加冕即位禮。好在李世民已做過一次,有例可鑑。訊息傳出去,萬民歡慶。百姓最關心的,這個朝廷動盪了好久,太子做了皇帝,應當消停了吧?
以至疏忽了另一件事,一道詔書悄悄下發,裴炎主審明崇儼圖謀不詭,謀害皇太子案。
詔書上只有這幾個字,有的不大好說的,替李威解釋了一下,確實有人在謀害皇太子,其他的不用說了。也不大好說,這件案子翻開去,會引起喧然大譁,不但武則天會拖到深水中,連太上皇都會拖到深水中。皇太子可是你的兒子,為什麼任用的大臣,或者皇子,一次謀害,兩次謀害,三次謀害?那不是許敬宗、賀蘭敏之、李賢與明崇儼的錯誤,而是皇帝的錯誤。最簡單的一個道理,沒有你太上皇撐腰,皇太子年已壯,得民心,有功勞,這些人那來的膽子?若有人再推動一下,朝堂會立即分裂,產生的走向,武則天都無法預料,最可怕的是李威很得將士之心。這也是武則天與李治迅速作出妥協的原因。
很低調地將這個案件迅速審理,證據基本蒐集出來,裴炎只是一個走過場,當然,還有頭痛的地方,如何遮掩,這很不符合他的“君子之風”。嗯到這樣裡,心裡將劉仁軌恨得一個大疙瘩。
最後還是用了武則天的藉口,明崇儼圖謀不詭,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