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話一直沒有說,十個宰相幾人有心思認真聽了過程,很懷疑。
不過也聽進去不少,皆唏噓起來,真的很辛苦。
但十位大佬當中,有幾人是真的唏噓,又讓人懷疑。
而且劉仁軌已經懷疑起來,到積石山是對的,可後面有問題了,別人不知道,自己知道,在那個年關旁邊,入了紫山口,到處是冰天雪地,甚至許多地方都沒有人煙,即使有,有可能言語都不通。
是如何分辨方向的?還是能從容甩開論欽陵的大軍,特別是前往截支川,看似繞了路,這一招做得很高明,分明對紫山以南地形十分熟悉。那一片地方冬天幾乎無人居住,可是地勢平坦,論欽陵找不到蹤跡了,只好將大軍往後撤,這一撤,距離就拉開了。
難道是太子在多彌部也收買了一些親信,他們帶的路,可那樣的話,太子會向裴行儉說明的。但這份軍報裡卻什麼也沒有說。接下來又有可疑之處,在伏俟城大破吐谷渾防守之軍,能想得明白,那個時間太匆忙,吐谷渾急召的軍隊,沒有悍卒,沒有名將,甚至都來不及佈置,兵力又不佔什麼優勢。況且太子還用了一些計策,破開這片天地簡單的。
問題是瑪多城。城雖小,可畢竟有城,相信太子逃到那種地步,也沒了攻城的器械,即使有,為了不連累速度,也不敢攜帶,怎麼就那麼輕易地攻克的?
豈只是劉仁軌在想,論欽陵也在想。想不明白,能逃出來,他也懷疑是羌人引路的,不僅是多彌與蘇毗兩部,還有許多小部族,有的部族也確實與唐朝勾勾搭搭的,這個不好查。但瑪多城無法解釋,詢問也沒有問出來,就好象突然從天下降下去,將城門開啟,然後唐軍就進了城。
最後只能解釋,是囊贊多貪杯誤事,馭下不嚴,以至城門無人防守。讓唐軍悄悄借用了撓鉤等器械,摸上了城頭,殺死了守城門計程車兵,然後開啟城門的。
守城門計程車兵是被人殺死的,但做夢也沒有想到,是自己吐蕃人動的手。
終於到了**,王方翼帶領大軍相迎上去,然後對論贊婆揮了揮手,說青海雖好,不如好還鄉。
雖然看過了,可武則天聽太監富有感情地的唸了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