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3部分

對各部酋首說‘首為背叛破中國者這個中國指突厥,仍認為突厥是中國正朔,延陀之罪也,今我據有西方,大得兵馬,不平延陀而取安樂’是忘先可汗,為不孝也。若天令不捷,死亦無恨。各部酋首勸說不聽,親率五萬餘騎攻薛延陀於婧北。此時才二十幾歲。然而‘輸得很慘。

回來後僅餘萬騎,又畏西突厥之逼,不敢在高昌久居,於是貞觀九年率眾東行,歸附大唐。李世民早就聞聽此人英勇善戰。一到長安,立授左驍衛大將軍,嫁皇妹衡陽長公主為其妻。

皇家嫁女是一個風向標史。

李淵為了安撫山東門閥‘多嫁其女,給崔鄭王盧,李世民此時安定全國,已經由亂入治,不需要再看山東門閥的臉色行事,於是多嫁其女為功勳。此時阿史那社爾寸功未立’得公主,得賞賜。因此,對李唐十分忠心。

阿史那道真便是阿史那社爾與衡陽長公主之子。然而因為大非川之敗‘也被拿去了官職。

裴行儉拍桌說道:‘好!’,

阿史那道真不象其老子了,差了不是一點半點的,然而不需要他領兵作戰。就象阿史德溫博扶持阿史那伏念一樣要的是號召力。還有什麼比阿史那社爾的兒子有號召力的?

一旦他成為作戰的副帥,突厥各叛部將會最少有四分之一以的部族倒戈,還有四分之一的部族會彷徨猶豫不決。

不但阿史那道真‘還有阿史那忠的兒子薛國公阿史那睞等人,這些忠於唐朝的功臣之子,皆可以利用。

“只是又要有勞裴卿了。‘,季威嘆息一聲。

裴行儉也一年比一年老了,又是文臣出身,雖然是名將可是儒將,身體骨遠不如薛仁貴這些猛人,這幾年來,從青海到西突厥‘又到東突厥。所行的地方皆是苦寒之地’軍營生活有多苦,李威可是知道的。對於中年人來說只要身體健康,還好一點‘但對於裴行儉’塞外的寒風,無疑是殺骨的刀,…“

一次又一次的奔波,讓季威心中始終放心不下。

“這是臣的本職。”

李威不好再說什麼,又道:“吐蕃的事,裴卿想來你也聽說了。可我一直沒有弄明白沒祿氏拿什麼來議和?”

幾天採,一直惦念此事,可無論想,也沒有想明白。

“臣也不知”裴行儉搖了搖頭,頓了頓又說道:“可她既然派人前來‘必然會有把撞。”

說完後,皺起了眉頭。

這個小王妃刁鑽古怪,有時候膽大包天胡作非為,但不能小視了,在姚州遇到時,十分嫩澀,幾年後立即變了大樣,不僅成功使陛下脫離虎口,眼光也十分長遠與論欽陵矛盾那麼重,居然讓論欽陵拋開野心與成見,扶持她的兒子立為贊普。眼下來看‘對唐朝很有利就不知道成功剷除噶爾家族後,這個王妃又變成什麼樣子?

幾天後答案便出來了。

吐蕃一行使節終於冒著一把飛雪,來到了洛陽。

先是報喪,正常的兩國外交禮節。

李治說了一些了無生趣的外交辭令,進入了正式的話題‘論塞調傍說道:’…這些年來,因為對吐谷消的糾紛‘我國與大唐發生了許多不愉快的事。李治冷哼一聲。

劉仁軌與裴行儉衝李威對望了一眼,若是提起吐谷渾,那麼這次議和沒得談了。難道沒祿氏變蠢了?

論塞調傍繼續道:“這是前贊普與前大論制訂的一些策略,孰對孰錯‘皆成過去。吐谷汪對於大唐來說,對於吐蕃來說,皆只是一個屬國。然而為了這個’屬國,兩國發生了多次激戰,無論誰勝誰負,給兩國百姓都帶來了嚴重的創傷。得不償人”……

“既知如此‘為什麼你們吐蕃人還不從青海撤軍回去?”裴炎冷冷問道。

論塞調傍看了裴炎一眼‘臨來之前,沒祿氏再三提醒,要注意此人。心中想到,幸好太后有了種種的安派’否則這一次議和將會成一個笑柄,立即答道:‘…裴相公,我說的是太后的意思,也是我們大多數吐蕃的意思。此次來只是表達求和之意’可成見已經種下,青海也成了不解之結。裴相公,非要翻出吐谷涅,馬解決,那麼臣等只能告退。讓吐蕃聽從另外一些人的意思去做……“

即使李威也不想這個結果。

若是讓噶爾兄弟的主戰派佔據風,沒祿氏母子性命堪憂不題,對唐朝也不利。突厥暴亂西域還有隱患,然後吐蕃恢復元氣再戰,這樣密集的戰事‘對唐朝必將形成沉重的負擔。當然’吐蕃也未必有好結果‘兩敗俱傷,大家皆不想。從伐交的角度考慮,吐蕃主和派力量很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