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湄聽她們說走私,說得如此自然,想著不管在哪個年代,走私都屬於犯法的,就小心翼翼的問:“這件事,陛下知道嗎?”
“陛下自然知道。”
德妃笑說,“若不得陛下暗許,豈能走得如此順?”
“那朝臣們怎麼說?”
薛湄又問。
“在沒有太子的鹽堡之前,咱們朝廷最缺的就是鹽。
每年為了鹽,向齊國和梁國支付銀兩無數。
莊王此舉,利民利己也利國,朝臣們自然不能說什麼。”
薛湄這才意識到,薛池走私的路線最厲害的,是在梁國和齊國那段,而不是楚國。
在楚國他的路子,基本上算是明路了,大家都知道是他。
當然,那都是在太子起復之後。
薛湄不知道此事,將來會不會成為大哥的掣肘,但此前大家提起,都是喜聞樂見的。
她不再說什麼。
在座的女眷裡面還有福靈長公主。
福靈長公主仍是那樣,素淨端莊,嫻雅溫柔。
她哪怕不爭不搶,諸位公主們也不敢輕視她。
德妃對她,也是禮遇有加。
長公主身邊跟了一婦人,約莫三旬年紀,衣著華貴。
一件玫瑰紫雙色襜褕穿在她身上,盡顯氣質高華。
薛湄看向她們的時候,這婦人也看向了薛湄,並衝她點頭微笑。
薛湄回以微笑,禮貌客氣。
飯後,眾人挪步到殿內閒聊。
薛湄跟福靈長公主打招呼,長公主便介紹身邊人,說是自己兒媳婦。
這的確是她的三兒媳婦楊氏。
楊氏出生蜀姓望族,高門嫡女,怪不得氣質不同凡響。
她和薛湄寒暄,說起酒肆的生意,略帶嗔怪,暗示薛湄要的分紅太高了。
薛湄看了眼福靈長公主,見長公主眉頭微蹙,可見這話並非來自長公主的授意。
估計是這門生意跟長公主府的三房有關,薛湄等於是搶了這位三少奶奶的錢。
她笑了笑,沒有理會。
出宮回府,薛湄與諸位公主都不太熟,就跟福靈長公主婆媳倆一起。
走過長長的甬道,到了宮門口時,楊氏突然說:“改日登門拜訪侯爺,不知是否唐突?
侯爺畢竟是客居他人府邸。”
薛湄自然說無礙。
楊氏心中一喜。
福靈長公主看了眼兒媳婦,見兒媳婦自有深意,她沒點破。
分開之後,在馬車上,福靈長公主就問她:“你這是打什麼主意?”
“媳婦有一件好事兒,覺得能有七八成的機會,您說要不要爭取一下?”
福靈長公主問她是什麼好事。
“跟這位成陽侯有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