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丘吉爾訪問德國,並安排會見希特勒。1936年,但是被丘吉爾拒絕了。我個人認為,這裡面的確有一個作為貴族出身的丘吉爾,對於出身卑微的希特勒反感的問題,確實有這個問題。但是更多的還是從政治理念出發,因為丘吉爾認為,納粹極端政權是對西方民主政體的一種嚴重的威脅,後來丘吉爾還非常慶幸自己當年沒有見希特勒的這種先見之明。
他說,凡是在這一時期訪問過德國元首的英國人,後來都很尷尬,威信掃地。丘吉爾就是這樣一直呼籲對希特勒要保持警惕,要警惕希特勒的威脅,而且抨擊張伯倫政府,對德國的綏靖政策,他認為,張伯倫政府對德國的綏靖政策是善者的軟弱,助長了惡者的兇狠。他到處發表演說,而且將他的演說集集出版,反納粹理論集,書名就叫做《英國仍然在沉睡》。這個小冊子出版之後,很快在英國民眾引起強烈地反響,1931年12月13號,丘吉爾到美國紐約做什麼呢?做一個報告,《英語國家的命運》,演說《英語國家的命運》。呼籲英語國家,把英語作為母語的國家聯合起來,重新武裝自己的國家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