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晚飯是吳大做的。炒了一桌家常菜,又備了一些他們自釀的白酒,就這樣,在普洱古樹茶的原產地、南糯山的小木屋裡,長輩和晚輩,漢族人和愛尼族人,不分年齡和民族,深夜暢談、飲酒,開始一場殊異且奇妙的狂歡。

南糯山這一帶主要生活著愛尼族人。在西雙版納的12個少數民族中,傣族是主體民族,愛尼人則位居第二,是哈尼族的一個分支,人口約十九萬。吳大就是愛尼族的,因為他的爸爸在上一輩中排行第五,他又是他爸爸的大兒子,所以名字就叫吳大,據說這是愛尼人取名字的一個獨特習俗。由於種種原因,他們很少有機會出村寨,去城市、去遠方體驗不同的生活。於是,我們三人訴說著各自不同的生活環境和城市模樣,他們則講述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兩方都聽得很有趣。愛尼人在飯桌上喝酒時喜歡唱歌,圍著圓桌,每人依次唱歌,每唱完一首,大家就舉杯一飲而盡,如果輪到誰不會唱歌或者不想唱,那就先自罰幾杯。就這樣,我們聊天,喝酒,時而高歌一曲,我們唱漢語流行歌曲,他們用自己的語言唱著愛尼人的民族歌曲。就這樣,我們開始熟絡起來。

西雙版納南糯山:做一回採茶人(4)

a米a花a書a庫a www。7mihua。com

吃完午飯,閒來無事,劉大哥問我們有沒有去參觀那棵最古老的茶樹王,我們聽得一頭霧水,因為事先沒有看攻略,對南糯山也不太瞭解,並不知道這裡生長著一株樹齡超過800年的栽培型茶樹王,樹高5。5米,樹幅10米,主幹圓周1。4米,形狀奇特,茶素含量達30%,比一般栽培型茶樹含量高,直至現在茶樹仍四季鬱鬱蔥蔥,因此被譽為茶樹王之鄉。南糯山又稱“孔明山”,當地愛尼人始終堅信,南糯山的茶樹,本為諸葛孔明所栽。南糯山世代居住著哈尼族支系的愛尼人,茶樹是他們非常重要的生產資料。南糯山以其800年栽培型古茶王樹有力證明了“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也是最早利用茶樹的國家”,而聞名於世。

聽完他的講解,我們無比驚訝。然後四個人騎了兩輛摩托車,繞著狹窄曲折的盤山小路去看那棵800年的古老茶樹。到了之後才發現,“茶樹王”果真名不虛傳。粗壯的枝幹上覆滿翠綠青苔,滿是歲月的滄桑,茂密的枝丫伸展出去,呈橢圓形狀,茶葉深綠色,儼然一副老態龍鍾的模樣。為了保護它,現在這棵最古老的茶樹被鐵絲網圍起來,只允許參觀,不能被採摘和觸碰,每日還有專人看護。

之後,我們就回去了,一幫人坐在茶室喝茶聊天。普洱古樹茶馨香四溢,繾綣氤氳的熱氣之中,留有青春最為濃烈的記憶。

再難以割捨的感情,到最後依然逃不開分離的宿命;再奇妙的旅程,也總有終結的一天。在南糯山待了三天之後,多多、黑娃和我三人離開半坡老寨,繼續新的旅程。我們打算沿著214國道走,先向西,再一路向北去往大理。

離開的前一天下午,我們還參與了製作普洱茶的最後一道工序:篩選茶葉。其實非常簡單,只是把曬乾的茶葉倒進機器,機器會自動篩選,一個機器有四個出口,每個口出來的茶葉質量不一樣。其中,最初最嫩綠的葉芯被製作加工後,最終篩選出來就是最好的茶葉。我們一共六個人,分工明確,吳大、黑娃和我主要負責搬運茶葉以及把茶葉倒進機器,多多和另外兩個阿姨負責在機器出口那裡牽著麻袋,把篩選後不同等級的茶葉裝進不同的袋子裡。工作量雖然不大,可是機器擺放在一個封閉的倉庫裡,下午氣溫高,在屋裡悶熱無比,人不停地流汗;另一個困擾就是茶葉曬乾之後會有很多毛毛和灰塵,粘在手臂和臉上,最重要的是影響呼吸,即使戴上口罩依然起不到多大的防護作用。解決這兩個困擾的辦法就是,差不多每隔半個小時我們就要關掉機器出去外面休息一會兒,喝喝水、透透氣,這樣才能夠繼續進去工作。

我們一個下午一口氣把偌大倉庫裡堆積如山的茶葉全部篩選分裝完畢,出來用山泉水沖涼,然後一起擇菜做飯,最後一頓晚餐吃得格外傷感,沒有往日的歌聲和嬉笑打鬧,大家都沒有喝酒的興致,安靜地吃完飯就去茶室喝茶,也不聊童年趣事和旅途見聞,只是斷斷續續說了些離別時該說的話,很快就各自去睡了。最坦然的離別或許就是這樣吧,都是成年人了,面對離別不再像青春期那樣說一些矯情的話語,更不會哭哭啼啼,而更多的,是故作鎮靜的沉默。因為,各自心裡都知道,都懂得該如何以成年人的方式來穩重而妥善地面對生命中的得到與失去、相遇與分離。

每個年齡段和每個世界都有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