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部時,我們坦克部隊的值班無線電員,接收到了揚別科夫車長用他那熟悉的聲音發出的訊號,他喊到:“永別了,同志們!不要忘記我們!”。接著傳來歌聲:“起來,偉大的祖國,去投入生死的決戰!”。這是揚別科夫的全體共青團員坦克手們在高唱。蘇聯軍人哈桑·揚別科夫、駕駛員安德烈·塔拉巴諾夫、報務員瓦西里·穆希洛夫和炮長謝爾蓋·費堅科為了祖國而英勇、自豪地犧牲了。
受過列寧主義教育的共青團員們,從蘇聯各地來到伏爾加河上的這個堅強堡壘,他們以實際行動證實了自己是社會主義祖國的優秀兒子。
人們永遠懷念年青的中士雅科夫·巴甫洛夫——著名的“巴甫洛夫樓”的“主人”,年青的中尉季莫費伊·謝馬什科——莫克拉亞梅切特卡河戰鬥的英雄。 共青團員軍人成為敵人聞之喪膽的強擊隊的核心,他們在巷戰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現在,已把在戰場上找到的染滿城市保衛者鮮血的共青團證作為珍貴的文物儲存起來。新一代的共青團員將懷著崇敬的心情來瞻仰這些證件,這是伏爾加河堡壘的英勇的年青保衛者們對蘇維埃祖國無比忠誠的證明。
這是一張編號為13145761的團證。它已被地雷碎片炸破。來自薩拉托夫的19歲的共青團員尼古拉·博羅杜申,就是懷揣著這張團證去衝鋒陷陣的,後來他英勇地犧牲了。
這是又一張團證,四周已被燒壞。它的主人是烏克蘭籍戰士、坦克手彼得·弗拉先科。年青的戰士在犧牲前幾天才加入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團證是在戰場上頒發給他的。在同敵人的決鬥中,弗拉先科的坦克中彈起火,他仍堅持戰鬥到最後。他的戰車周圍躺著幾十具法西斯分子的屍體。
一位哈薩克共青團員基瑟姆·阿曼若洛夫象珍藏瑰寶一樣珍藏著自己的團證。他在工廠居民區的一條大街上中彈倒地,手裡仍緊緊握著團證。這是他的一面旗幟,他高舉著它去戰鬥、去犧牲。
這是瓦西里·布托夫和亞歷山大·奧列尼切夫的團證,已被子彈打穿。這兩名共青團員在攻打法西斯侵略者佔據的拖拉機廠時,一馬當先,不幸犧牲在捷爾任斯基廣場上。
在伏爾加河岸的戰鬥中,有成百上千名年青人被提升為團、營、連、炮營、炮連的指揮員。青年指揮員把部隊緊緊團結起來,他們是年青的共產黨員和優秀的共青團員。
是什麼使他們創造出了這些震驚世界的英雄壯舉呢?
這就是布林什維克黨的光榮傳統所培養的蘇聯青年的良好的精神品質。五年計劃期間,他們在第聶伯列寧水電站、在共青城的工地上、在伏爾加和烏拉爾的工廠裡、在烏克蘭和西人利亞、在北方和南方的忘我勞動中,經受了鍛鍊。
第62集團軍的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在普通戰士中僅有一種特權,那就是衝鋒陷陣、身先士卒。
經過耐心細緻和孜孜不倦的政治工作,全軍形成了同志般的戰鬥團結。戰士尊敬和愛護指揮員;指揮員與戰士同甘共苦、生死相依。這種戰鬥的友誼增強了部隊的組織紀律性。
常常有這種情況,你來到觀察所,就會感到戰士們怎樣保護你。
羅季姆採夫將軍大概還記得,有一次我們來到紅十月鎮西邊的前沿陣地,戰士們是怎樣勸說我們離開這個危險之地。
他們保證:沒有我們,他們也能對付得了受領的任務。
象這樣的戰士愛護指揮員的事例,還可以舉出很多。這充分證明了我們指揮員有崇高的威信,也證明了我軍的一長製得到黨的政治工作的有力支援和幫助。
戰士們熱愛自己的指揮員和將軍,這是必然的,因為我們的戰士和指揮員都是同樣出身的人。這是那些研究德國何以在東方戰線遭到慘敗的資產階級歷史學家所永遠無法理解的。
雖然戰火和水把我們與遼闊的祖國大地分隔,我們的心總是同全體蘇聯人民連在一起。我們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祖國人民對我們的關懷:我們收到了許到了許多信件、包裹、電報,更不用說槍支彈藥了。正是這種溫暖的關懷,激勵著第62集團軍的全體軍人去創立不朽的功勳。全體指戰員都知道,他們的戰鬥功勳將永遠留在人民的心中。
2
我們講了主要的事情,講了鬥爭中的思想工作,講了愛國主義,講了對社會主義祖國、對故鄉的熱愛,講了對共產主義理想的堅貞不渝,講了對戰士的培養教育。然而,如果我們在戰鬥程序中沒有掌握、沒有提高戰鬥技能,沒有取得以劣勢兵力頂注阻止住優勢敵人的突擊、直至最後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