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章 攔路搶劫
第四十章 攔路搶劫
舟山上的海盜,應該儘量招撫,收為已用,這是鄭曉路的根本原則。
據鄭芝龍的情報,舟山群島雖然一共有一千多個島嶼,但其實最大的只有舟山島、岱山島、朱家尖島、六橫島、金塘島這幾個島罷了,而海盜們主要就聚集在這幾個大島上,其中又以舟山島這個最大的島上居住的海盜最多。
只要將舟山島上的海盜收服,四周小島上的海盜就會爭相投奔。
這事情想起來也就容易,做起來卻不見得容易,舟山島十分巨大,總面積有五百零二平方公里,就算把兩萬閻王軍拉成一條線,也沒法把舟山島從頭到腳的梳理一遍。
想把舟山島上的海盜全部聚在一起消滅或是招降,那幾乎是做不到的。而且自軍的糧食也經不起這樣長時間的在舟山島上玩“烏龍山剿匪記”。
還有一種辦法就是以利誘,但閻王軍在這裡沒有群眾基礎,要慢慢滲透當地居民的話,需要大量的糧食或者財物,現在的閻王軍正在等待從四川運來的補給物質,糧食並不充足,看來短時間內還無法一口吞掉舟山島。
既然這樣,那就先解決糧食補給方面的問題吧,鄭曉路心想,是和漕幫談談的時候了。論起內河運輸能力,五個金竹軍加在一起,也遠遠趕不上漕幫,如果能得到漕幫的幫助,讓他們幫忙把糧食、木材、以及以後要和西洋人交易用的商品從四川運到寧波附近,再由自己的金竹軍運上舟山島,那麼自己在後勤補給方面的壓力就會大大減輕。
漕幫的總舵在杭州,看來得去杭州走一趟。反正舟山上現在也沒什麼事可做,不外乎就是一大群人在修船,修房子,等著四川運糧食和彈藥過來。自己在舟山島上難不成當監工?不如去杭州走一趟。
鄭曉路啥都喜歡,就不喜歡閒
數日之後,一艘大船偷偷地從舟山群島出發,到了杭州東面的海中,又放出數只小小的扁舟,為首一隻扁舟上站著好幾個閒得慌的年輕人。
其中之一正是閻王大人鄭曉路,另外還有蒙著面紗的皂鶯、馬祥雲,加上大個頭兒的彭巴衝,再帶上一個對東南沿海地區比較熟悉的翻譯張秀成,乘著小舟,帶了一票手下,偷偷地向著杭州城行來。
此時朝廷明令禁海,若是駕著這麼一艘小船,直接撞進杭州水門去,有多少條命都不夠花的,在張秀成的提議下,五人將小船駛到了杭州東北面不遠處的海鹽縣,這裡是朝廷少有的沒有將居民內遷的地方。
因為海鹽縣有好幾個鎮子盛產海鹽,鹽這玩意兒是必須要有的,就算朝廷再傻*,也不敢把產鹽地的人都內遷了,一旦國家沒了鹽,那可是要出大亂子的。所以在海鹽縣的居民得已留存在故土,不需要離鄉背井。
小扁舟慢吞吞地搖到了海鹽縣的澉浦鎮,在一個沒人注意的海灘邊上登了陸,船上的水兵將五人送上岸,許多船閻王軍士兵陸陸續續跟上了岸,散佈在周圍,小船便又回了海上,免得暴露行跡。
鄭曉路做了一個俗氣的暴發戶商人的打扮,而且是那種看上去就沒多少錢的小商人,穿得十分土氣,臉上粘了幾顆難看的假肉痣,有一顆巨大的假肉痣貼在他的鼻子旁邊,上面還有一根長長的黑毛。
這是皂鶯給他弄的,因為幾人大鬧南京,現在只怕官府已經畫好了像,再用本來面目張牙舞爪,只怕不妙。所以皂鶯就給鄭曉路化裝成了一個極為土氣又醜惡的小商人形象。
馬祥雲穿得很臃腫,化裝成一個土氣的商人老婆樣子,一張俏臉塗得黑黑的,紅裙外裹了一層花布衣服,頭上還插了一朵難看的紅花。這大冬天沒地方找紅花,皂鶯用紅綢給剪了一朵。
皂鶯自己則偽裝成一個鄉下丫頭,腳手大腳,面板黝黑,言談舉止十分粗俗。
彭巴衝最簡單,直接給他穿一身粗衣,臉上抹一把泥,腰上配一把鐮刀,嗯嗯,土商人家的泥腿子打手一名。
張秀成的打扮也很好玩,皂鶯給他粘上兩撇鬍子,太陽穴上貼一張狗皮膏藥,手上拿根菸杆,活脫脫一個帳房先生,或者說狗頭師爺的形象。
五人整理好儀容,慢吞吞地對著澉浦鎮行來。兩百名隨行計程車兵兼探子散佈在周圍,儘量裝成和他們沒有關係的樣子。
只見四處都是破敗的房屋,坍塌的牆壁和屋頂,稀稀拉拉地有一些茅草搭著。
鄭曉路大奇道:“我常聽人說杭州富得流油冒泡,這裡好歹算是杭州的地盤,而且是重要的產鹽地,怎麼這副樣子?”
張秀成長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