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4部分

擎帶動十幾個水輪運轉,再在船頭上安裝上龍虎王仗以成名的斬艦刀,漂亮的船身有如一條神條奕奕的劍魚。

新龍虎王第一次下水,就開出了高達10節海里的航速,比現在海面上任何一國的船速還要快。在水兵們能熟練掌握這艘船後,開出12節海里的高速是完全不成問題的。

鄭曉路想到了後世的船有了蒸汽機之後都改成了鐵甲船,於是又下令給龍虎王打造了一套鋼板,這套鋼板主要用於保護船頭和船腰這些容易被敵人炮彈擊中的位置。以免新龍王和老龍王一樣落得最終沉沒的下場。不過鋼甲稍稍影響了龍虎王的船速,使得龍虎王減慢了1節海里左右的速度。

新龍虎王的成功標誌著鄭家水軍又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鄭曉路立即下令,加緊生產獅王、豹王、狼王……組成百獸王特殊部隊。

然而不論百獸王有如何新稅,它們畢竟只是中型船,比起福船來還矮了一個頭兒,更別說那巨大得有如小山一般的荷蘭大帆船。如果當真在海上發生了大混戰,百獸王終究無力與荷蘭大帆船進行正面作戰。

如果想要掌握海權,將外國強盜通通趕走,不獲取到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荷蘭大帆船的製法,是肯定不行的。

看著龍虎王在海面上試航,左衝右突的威武樣子,鄭曉路的臉上卻前所未有的凝重,他大聲下令道:“張逸塵、彭巴衝、皂鶯、馬祥雲、張秀成……走,咱們去澳門走一趟,是時候與外國人打打交道了。”

第五卷 定四川 第五十二章 前往澳門

第五十二章 前往澳門

澳門,乃是中國東南邊的著名港口城市,它本來是個小漁村,本名為濠鏡或濠鏡澳,因為當時泊口可稱為“澳”,所以稱“澳門”。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葡萄牙人從當時明朝廣東地方政府取得澳門居住權,成為首批進入中國的歐洲人。當時葡萄牙人從媽祖閣(媽閣廟)附近登陸,向問當地人這裡的地名,因在媽閣廟旁,當地人便回答“媽閣”,於是澳門便被命名為“Makau”(葡萄牙語的譯音),大陸多拼寫為Makao。

1580年的時候,西班牙與葡萄牙發生了戰爭,西班牙將葡萄牙吞併了,並且霸佔了葡萄牙的殖民地貿易。但好玩的是,澳門的葡萄牙人拒絕降下葡萄牙的國旗,至始至終不肯向西班牙人投降,這地方距離西歐太過遙遠,西班牙在東亞的實力也並不比澳門的葡萄牙人強多少,所以澳門居然一直沒事。

此時在澳門東北方的海面上,一艘巨大的商船在三艘黑色的福船的護艦下,緩緩向澳門行來。為了不暴露自己的新式龍虎王,鄭曉路只帶了黑色三連星來做護航艦隊。

船頭上站著一個眉花眼笑的年輕人,正是鄭曉路。他的背後站著傷已經養好的張逸塵,無所事事的彭巴衝,以及輕紗蒙面的馬祥雲和皂鶯。另外還有翻譯張秀成和鄭芝龍的軍師孫文宇。

張逸塵現在不用操作情報,閒得比較無聊,彭巴衝、馬祥雲、皂鶯也是同樣的閒人,所以天天跟著鄭曉路滿世界亂跑。至於張秀成,要來澳門和外國人打交道,當然少不了張秀成這個萬能翻譯,實際上澳門也是張秀成的故鄉,有他在還可以充當嚮導。

至於孫文宇,則是必須帶著的敲門人物了。

此時的澳門乃是整個東亞地區最重要的貿易港口和天主教傳教的根據地,數國的艦隊衛護著澳門,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大搖大擺地進去。西班牙人明明吞併了整個葡萄牙,但卻沒膽子向澳門伸手,否則荷蘭人、葡萄牙人、英國人、大明……許多國家的勢力都不會善罷干休。

這其中最麻煩的還要算大明朝廷的陸軍,明廷與清廷不同,明廷對外國殖民者的態度非常堅決,你敢來惹我,我就扭著你打到死。葡萄牙人是從明廷手裡合法地“申請”到暫住權的,如果西班牙人敢來胡鬧,很有可能惹得明廷發兵,所以葡萄牙人居然在明廷的翼護下保住了澳門這塊遠東的自留地。

這威脅還真的有點用,比如鄭曉路就不想佔澳門,以免什麼藤牌兵、義烏兵、狼兵沒事就來找自己打仗,那就麻煩大了。

為了減少些麻煩,只好把鄭芝龍這個有名的海上大佬的人帶上一個,以示自己的身份非凡。

到了澳門東北面數海里處,海上就遠遠地出現了葡萄牙人的巡邏船,見到鄭曉路的船隊,葡萄牙人並不驚奇。澳門這裡龍蛇混雜,各國的武裝海商,或者說海盜四處可見,出現這種軍艦護著商船的情況太常見了。

葡萄牙人的巡邏艦上立即打出了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