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6部分

是很有淵源的,十九世紀末,清帝國的總督李鴻章造訪美國時,就住在華爾道夫酒店,就是入住的這個套房。

很多知道這件事的人因此對西蒙艾倫不無惡意的揣測,或許這位名義上的“聯邦集團”掌舵人,就是想成為那位“國王陛下”手下的一位總督。

這麼想的人肯定是各種羨慕嫉妒恨,想成為那位國王陛下手下的總督並不容易,聽說只要是總督,最小也會被授予“侯爵”爵位。

爵位!

這是貴族的標誌,在實行民主制的美國絕對是個稀缺的頭銜。

想要獲得一個“爵位”的封賞並不容易,西蒙艾倫每天的睡覺時間不超過五個小時,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工作,雖然身居高位,但這位總裁大人忙的連談戀愛的時間的都沒有,所以到現在還是單身。

嗯嗯,西蒙艾倫就是1920年美國最大的鑽石王老五。

鑽石王老五現在最近愈發忙碌,隨著歐洲經濟的持續低迷,美國資本的大量外流,美國經濟也開始受到拖累,就在這段時間,秦致遠曾經和西蒙艾倫討論過的經濟危機徵召越來越明顯,西蒙艾倫敏銳的感覺到,也許經濟危機真的要來了。

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憑藉著左右逢源,掙得缽滿盆滿,不僅一舉擺脫了債務國的身份,同時搖身一變,居然成了全世界的債權國,這讓美國人欣喜若狂,近乎有點忘乎所以。

世界大戰對於歐洲來說是災難,但對於美國來說,就是一場不折不扣的狂歡。

只可惜好景不長,世界大戰的“狂歡”之後,現在隱患終於慢慢暴露出來。

美國在世界大戰中盈利最大的是農場品以及軍工產品,當時英、法兩國的人民都已經參與戰爭,根本就沒有人從事農業生產,於是農產品只能從美國進口,到世界大戰後期,英法兩國需要的接近七成的農產品要從美國進口,這也刺激了美國的農業快速發展,農民進行生產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在短短的四年內,美國的農產品規模翻了四翻,出口額增加了700%。

到世界大戰之後,隨著英法兩國的軍隊人員大量復原,農業開始緩慢恢復,而美國的農民並沒有進行相應的調整,還是按照戰爭期間的節奏進行生產。

這樣做的後果可想而知,從今年初開始,農產品的售價相比戰爭期間下降了300%,但還是沒有銷路。

和農業一樣的是工業。

相比農業而言,戰爭對於工業的刺激更大。

世界大戰期間,每天都有成千上萬噸軍火從美國運往歐洲,美國的軍火工廠每天都在夜以繼日的加班,工廠主每天都在增加工廠,招聘工人,絞盡腦汁提高產量,以滿足歐洲的需求。

整個戰爭期間,歐洲對美國的軍火需求和戰前相比增加了950%,這是一個能讓人瘋狂的比例。

工業生產從來都不是個體行為,這是涉及到全社會的整體行為,想要加工出更多的產品,那就需要更多的原料,更多的人力資源,更多的資本投入。

當然在戰爭期間,這些投入都物超所值。

但在戰後,戰爭期間的瘋狂行為,同樣會導致嚴重後果。

工業和農業不同,農業不需要太多的人力資源,只需要提高機械化程度,就能大幅提高生產力,而提高工業生產力需要的則是人,只有足夠多的熟練工人,才能充分提高生產力。

那麼當需求不再是那麼旺盛,生產出來的產品沒有銷路的時候,工廠主就要縮小生產規模,降低生產成本,其中最主要的手段就是裁員。

裁員,就意味著大量失業工人的出現,這些人如果找不到新的工作,那麼就會成為社會的隱患。

人總是要吃飯的,農民沒了收入,但家裡終歸還是有糧食,餓不死的。

工人呢?

工人沒了收入,家裡沒有了餘糧,那可是真的要造反的!

其實從去年中期開始,工業萎縮的惡果就已經出現苗頭,但或許是因為那些失業工人家中還有餘糧,影響看上去還不算太大,到了1920年的四月份,影響愈發明顯,紐約這樣的大都市或許還看不到多少混亂的苗頭,但在例如底特律這樣的工業城市,混亂已經開始出現,盜竊、搶劫、甚至是有規模的哄搶事件不斷髮生,而政府在此時還是奉行任由市場調節的自由經濟主義,這更加加劇了混亂的程度。

聯邦集團有一個獨立的部門,類似於二十一世紀的智囊機構,是專門預測經濟指數的。

就在一個星期之前,聯邦集團的“智囊團”給西蒙艾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