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還沒有換成漢語釋義的地名就只剩下巴布亞島。
而巴布亞島,也是此時整個蘭芳,華人比例最少的島嶼。
在目前蘭芳治下的金州島、望海州、以及桃花島等地,華人實際上已經佔據絕對多數,蘭芳境內700萬人口,華人佔據600萬以上,剩下的則是在荷蘭殖民時期和華人關係不錯的本地土著居民,這些人其實現在已經閉口不提他們的來歷,從內到外都是以華人自居,他們遲早也會成為真正的華人。
唯一例外的是巴布亞島。
在蘭芳成立的過程中,和華人有隙的本地土著紛紛逃往英屬馬來亞、澳屬巴布亞、以及美屬菲律賓等地,澳屬巴布亞島因為和蘭芳治下的巴布亞島有陸地接壤,所以逃過去的人最多。
在去年西班牙大流感氾濫的時候,澳大利亞把巴布亞島賣給了蘭芳,之後澳大利亞人在撤走的時候,帶走了幾乎所有的沒有感染西班牙大流感的當地土著,因此在目前的巴布亞島上,土著居民的人數並不多,大概只有幾萬人。
因為沒有基層政府機構,自然也沒有辦法進行人口普查,但估計最多也不會超過十萬人。
當時間進入1919年,西班牙大流感和爆發時的無聲無息一樣,再次無聲無息的平息。
於是蘭芳開始向巴布亞島進行移民。
其實巴布亞島上植被茂密,幾乎到處都是罕有人跡的原始森林,這個島雖然面積巨大,有大約80萬平方公里左右,但實際可耕地哪怕是到了21世紀也僅近開發出佔全部土地的大約百分之五左右。
當然了,既然這片土地現在生活的是華人,那麼以後開發出來的可耕地面積肯定會遠遠高於百分之五,百分之十五是保底,二十也不是不可能,甚至可以到三十……
沒辦法,誰讓華人的種地技能已經滿點了呢,比勤快,幾乎全世界所有的種族都要在華人面前甘拜下風。
雖然有美好的前景,但對於剛剛移民到巴布亞島上的華人來說,在前期,他們的生活肯定是艱辛的。
這也是沒辦法,蘭芳雖然推行機械化,但在立國之初,工業基礎薄弱的近似沒有,目前雖然有很多工廠正在建設,但正式投產的幾乎一個都沒有,開荒更多的還要靠刀砍斧鑿。
蘭芳政府充分考慮到開荒的困難,因此規定,新開荒土地,農民可以無償耕種十年。
在這十年內,農民的新開墾土地不用繳納任何稅賦,只要有收穫,都歸農民自己支配,任何人無權干涉。
哪怕到了十年後,農民也只需要繳納很少一部分稅賦,大概是“三十稅一”的樣子,和現在已經耕種成熟的土地稅賦比例差不多。
沒錯,在蘭芳,哪怕是現在已經耕種成熟的土地,每年的稅負比例也就是大概“三十稅一”,也就是說,如果一畝稻田每年可以收穫900公斤大米,那麼農民只需要繳納大概30公斤大米,就算是完成了所有的稅賦。
900公斤,這個產量看上去是不是有點太高?
實際上並不是。
蘭芳治下的土地,大部分都是一年三熟,有些地區甚至可以做到一年四熟,這樣算下來,每一季也就是300公斤左右,這其實一點也不困難。
就在此時的民國北方,雖然戰火連天,雖然時常有洪澇災害,但如果是正常年景,每畝地的產出也有200公斤左右。
而稻米的產量本來就比小麥高,蘭芳治下的土地又雨水充沛,所以畝產300公斤真的不誇張。
關於蘭芳的一切,現在已經幾乎傳遍了民國,哪怕是政府已經下發了禁令,還是有很多百姓寧願冒險,也要“下南洋”討生活。
而蘭芳有足夠的海運能力,在民國的海面上,每天都有蘭芳的輪船等待接人,只要湊足了一船就會送往蘭芳,不需要向任何人報備,也不需要和任何國家打招呼。
民國的海防,確實就是“有海無防”這個局面,就民國那幾艘破破爛爛的軍艦,說實話,連蘭芳部隊在歐洲時使用的獵潛艇都不如,所以民國雖然知道蘭芳仍然在大規模移民,卻沒有任何辦法。
真的沒辦法。
人總是要失去一樣東西,才能感覺到那樣東西的可貴。
民國和蘭芳現在關係就是這樣。
曾經的外籍軍團,對於民國的要求有求必應,從槍炮彈藥到食品藥物,只要民國有需要,秦致遠治下的外籍軍團總是會不遺餘力的往國內送,幾乎不打任何折扣,哪怕是在明知道送回來的很多東西都被私下倒賣,外籍軍團也照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