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做好完全準備。
現在的愛因斯坦,知名度還不向二十一世紀那樣人盡皆知,不過秦致遠知道愛因斯坦的價值,也正是因為秦致遠的特別關注,所以蘭芳帝國大學才會及時把愛因斯坦的請求提交給秦致遠。
這個“請求”是有一定背景的。
愛因斯坦出生在一個猶太人家庭,成名之前,愛因斯坦先後在義大利和瑞士生活,並在1901年取得了瑞士國籍。世界大戰前的1913年,34歲的愛因斯坦返回德國,被德皇威廉二世任命為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長和柏林洪堡大學教授,並當選為普魯士科學院院士。
如果沒有世界大戰,或許伺候愛因斯坦會一直生活在德國。世界大戰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愛因斯坦也是其中之一。
作為一名堅定地和平主義者,愛因斯坦反對戰爭,雖然身處於戰爭的發源地,生活在戰爭鼓吹者的包圍之中,但愛因斯坦卻堅決地表明瞭自己的反戰態度。
1914年世界大戰爆發後,德國的科學界和文化界在軍國主義分子的操縱和煽動下,發表了“文明世界的宣言”,為德國發動的侵略戰爭辯護,鼓吹德國高於一切,全世界都應該接受“真正德國精神”。
在這份“宣言”上簽名的有九十三人,都是當時德國有聲望的科學家、藝術家和牧師等。就連能斯脫、倫琴、奧斯特瓦爾德、普朗克等都在上面簽了字。
當徵求愛因斯坦簽名時,愛因斯坦斷然拒絕。同時,愛因斯坦毅然在反戰的《告歐洲人書》上籤上自己的名字。
世界大戰結束後,愛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