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後就變得和顏悅色:“去吧,隨便拿,子彈也在那邊,別拿太多,會影響你們行動的。”

“多謝,上尉先生。”秦致遠說完,轉身招呼已經吃完了的華工們。

和秦致遠一起前來卡皮的華工總計230人,其中練習過武術的大概70人左右,這些人是秦致遠要教授的主力。

按照秦致遠的要求,勞工們全體出動,抱了100多支步槍98a型步槍,也就是短槍管的卡賓槍,十幾箱子彈,以及30多支盒子炮過來。

盒子炮,又稱二十響,駁殼槍等等,反正都是它,這種槍是醜的可愛的典型,以至於德**隊都不願意使用它。秦致遠他們運氣不錯,可能因為現在還沒有更好的替代品的緣故,德軍裝備了一部分,全都便宜了秦致遠。可惜子彈太少,每支槍只有一個彈匣左右的子彈。

秦致遠自己已經有了m1911,就首先把手槍分發下去,然後拿起一支98b步槍開始介紹:“毛瑟98a型步槍,長度為1。1米,下彎式拉機柄,時間有限,我只教怎麼使用,能打響就行。”

秦致遠說完就開始解說,從裝彈一直解說到瞄準,然後隨手一槍擊中了一頂被人遺棄在草坪上的德軍m1915型普魯士軍盔,那頂軍盔的距離大概100米左右。

“漂亮!”

“還不錯!”

“幹得好!”

聽秦致遠解說的不僅是華工,還有好幾名法軍士兵也在看熱鬧,看秦致遠真的一槍命中,紛紛鼓掌交好。

在100米的距離上,擊中一頂頭盔,這不難,軍隊中很多人都能做到,但是像秦致遠這樣抬手就打,幾乎不瞄準的情況還是不多見的。想練到這麼準,不打掉一兩千發子彈根本不可能。

“我也試試……”陳康健這貨就不能看到別人出風頭,一看有機會就跳出來湊熱鬧。

“呯”槍聲清脆,迴音嘹亮。

令人驚歎的是,陳康健居然也打中了。

“不錯啊!”秦致遠口頭表揚。

“那是,咱以前也練過,雖然沒打過這個什麼98a,咱也打過毛瑟的。”陳康健洋洋自得。

早在甲午中日戰爭之前,就有德國商人把1888委員會式步槍買到了中國,並且冠以“毛瑟”步槍的稱號,也就是後來的“老套筒”。實際上,這種槍和毛瑟半毛錢的關係都沒有,純粹是德國奸商蒙清帝國那些鄉巴佬。

說好的油紙包呢?

(ps:求收藏,求推薦,只需輕輕一點,不要錢,不費勁,您的鼓勵是對寫手最大的鼓勵。)

第十七章 渺小

“德國製造”這個東西,在後世的中國,有一段時間有被神話的趨勢,諸如“青島下水道存百年德國油紙包”,“蘭州鐵橋百歲時收到來自德國的提醒信和維修配件郵包”等等之類的訊息,頻頻見諸報端。

但隨著各方的闢謠,“油紙包”、“提醒信”什麼都證明是子虛烏有之事,各路鍵盤俠彷彿感覺智商受到了侮辱,德國又有被黑的趨勢。等到了歐洲難民潮出現的時候,默克爾在歐洲難民問題上的對策引起廣泛討論,德國人被黑成“聖母”,以至於科隆教堂事件之後,居然有人幸災樂禍。

其實不管是“神話”還是“黑化”,如果太過極端,都是不對的。******思想告訴我們,對待一件事物,要“批判性吸收”,這裡面既包含“批判”,又包括“吸收”,實在是深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精髓。

對於這個人,你可以不喜歡他,你可以反對他,但是你不能忽視他巨大的影響力。

德國貨也是一樣,曾經有一段時間,德國貨在全球的聲譽就跟八十年代的“溫州貨”一樣,那都是臭大街的。

幸好德國人和溫州人都懂得自我反省,他們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之後,都擺脫了“粗製濫造”以及“假冒偽劣”的聲譽,重新鑄造起響噹噹的保有品牌。

“毛瑟”就是德國人的保有品牌。

提起一戰步槍,可能會想到“李·恩費爾德”,可能會想到“莫辛甘納”,甚至想到日本人的“金鉤步槍”,但是如果說起公認的第一,無疑就是“毛瑟”。

“毛瑟”步槍有多好呢?想想看吧,一戰到二戰,整整20年,日本人把金鉤步槍換成三八大蓋,美國人把村田步槍換成大八粒,俄國人經歷了十月革命社會動盪可以忽視,就連遭遇武器禁運30年的中華民國,都從老套筒換成了中正式,但是德國人還是抱著毛瑟不放,只不過是從g98,進化成了9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