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張太后寫了好幾封信快馬送走,直到剛剛才歪在榻上休息,誰知道這麼一會兒就睡著了。
此時,就有宮人抱了錦被來給朱寧蓋上,誰知只是一動彈,朱寧就突然驚醒了過來,一拉錦被問道:“什麼時辰了?”
就在這時候,內中突然傳來了一個女官驚恐交加的聲音:“太后,您怎麼了!”
朱寧一把掀開錦被坐了起來,也顧不得穿鞋子,竟是光著腳直接衝到了裡頭。見床上的張太后面色不好,她一面厲聲阻止了那個急急忙忙要跑出門去的小太監,一面伸出手去探了探鼻息心跳,隨即把人半扶了起來。覺得彷彿是突發心疾,她就按照往日跟小五學的幾招施為了起來。不到半盞茶的功夫就好比一千年那麼漫長,終於,張太后呻吟了一聲,這才睜開了眼睛。
“太后!”
“阿寧,從眼下開始,不得你的令,仁壽宮不許人進出!”張太后好容易迸出了這麼一句話,隨即又感到一陣陣心悸,直到好容易順過氣來才開口說,“這裡的人若有敢把我的事透露出去半個字的,即刻打死!你挑個妥當人去御藥房,記著,就說皇太子病了。恰好趁著這當口,看看有什麼不安分的人上下蹦躂。”
“是!”
第十七卷 兒孫福 第039章 天子恩威,變起肘腋
大寧衛城。
永樂末年。大寧故城便逐漸開始修繕,歷經數年,那座最初已經殘破不堪的城池如今已經重新矗立在了大明東北面。此番天子親率大軍巡邊,原本小股南下滋擾的朵顏三衛兵馬自然而然退避三舍,再加上瓦剌韃靼連番大戰,勝者忙著消化勝利果實,敗者不得不往更冷的北面退避,以期找到一個好地方躲起來舔舐傷口,於是,大寧衛城中的三場大比和重賞彩頭不但使得軍中上下卯足了勁,就連兀良哈人也派出了勇士前來參加。
朱瞻基從小就是朱棣親自教導,習文練武,骨子裡也是一個期冀開疆拓土雄心勃勃的人。這會兒,端坐在四面透風的大校場高臺上,眼看軍中驍勇健兒比試射藝馬術刀槍棍棒,他雖是不住拉緊身上厚厚的貂皮大氅,臉上也被猶如刀子般的寒風颳得一陣陣刺痛,但眼眸中仍然滿是興奮。一旁侍立的王瑾瞧見有小太監送了手爐過來,忙衝他擺了擺手。
天子此番巡邊,正是向那些蒙古人炫耀武力,剛剛還下場親射三箭。如今怎會擺出怯弱之態,傳揚開來豈不是讓人笑話?
果然,看到大寧三衛中的銳卒和兀良哈的勇士較量射藝,竟是絲毫未落下風,朱瞻基不禁大為興奮,臨到一眾名列前茅的人上前叩謝恩賞,他竟是一掀大氅站起身來。先是讚賞了一通眾人的武藝,隨即又大聲說道:“今年的大寧盛會有這麼多英武健兒獻技相搏,朕很高興。以後,朕每三年將巡邊一次,期冀諸卿的武藝更有精進!今日名列榜首的兩位健兒,賜錦衣衛世襲千戶!”
此話一出,底下人全都是一愣。畢竟,此前只說賜銀鈔御酒,並沒有提到這一茬。但是,轉瞬間,人們就一下子反應了過來,那三十出頭的大寧中衛軍士更是興奮得臉上通紅,旁邊的那個朵顏衛蒙古漢子也是如此。
一個是連小旗都沒當上的尋常軍漢,一直被上司死死壓著不得升遷,若不是此次大比由英國公張輔親自監督,貨真價實的人人皆可參選,他連參加的資格都沒有;另一個是朵顏衛首領哈剌哈孫的奴隸,參加大比不過是為了給自家主人爭面子,沒想到竟然一步登天。當兩人再次上前叩謝的時候,都已經是忍不住淚流滿面。
“從今往後,每次大比名列榜首的軍中健兒和兀良哈勇士。都比照此例!”
天子再次吐出的這一句金口玉言,很快激起了更高的歡呼,一時間,萬歲萬萬歲的聲音猶如山呼海嘯一般席捲大寧衛城,在這能夠凍死人的寒冬中引起了一波狂熱的潮湧。哪怕是武藝不精永生永世都可能得不到這種機會的老弱,在別人的情緒感染下也是激動得渾身戰慄,更不用說自忖武藝精熟只是運道不佳的正當年健卒了。
受邀前來,或者說不得不前來的兀良哈三衛王公就沒那麼高興了。只是,三衛勢力弱小,從來就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阿魯臺太師勢大,他們就只能和阿魯臺太師結成一線,為他通風報信刺探情報,甚至是配合韃靼大軍和大明交戰;如今明軍勢強,天子又是雄心勃勃,這又是赤裸裸的施恩,他們難道還能不接受?
自從上次敗給大明之後,朵顏衛受創最重,首領哈兒兀歹又氣又急重病不起,明軍退兵沒幾天之後他就死了,部中爭權,兒子哈剌哈孫不哼不哈拉攏了幾個要緊人物。暴起發難,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