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6部分

更加查不下去,我已經向皇上舉薦了一個人主持蘇松清查。”

張越明白,等到了萬曆年間張居正執政的時候,因為施行一條鞭法,曾經雷厲風行地丈量天下田畝,那時候震動天下,到最後也因為張居正身死奪爵而不了了之。如今畢竟去開國未遠,田畝的事阻力沒那麼大,如果這時候沒魄力,就只能讓爛攤子一代代流傳下去了。

而且,田畝事只是一個開頭。

“所以,無論是咱們家還是隔壁大伯父二伯父家,乃至英國公,都已經在自己清查了。咱們的莊田還不算多,而且就算自己不曾收人投獻,也得防著有人欺上瞞下,亦或是偷逃稅賦。我已經讓高泉帶人去下頭的田莊去查了,暫時沒查出問題來,但張家的大部分田產都是長房掌管,得看那裡的結果。大伯父家裡大多換了新人,人是派下去了,結果如何卻很難說。”

杜綰並沒有對張越說什麼去提醒一聲之類的話,料想張越幾兄弟情分很好,總不至於連這個都不點透。但一想想天下那麼大的地方,那麼多的人,單單小小一個松江府便有盤根錯節的關係,更何況其他地方?

“你們回來之前,大堂伯剛剛去四川上任,因為路途遙遠,大伯母雖惦記著兒子,但也只能跟著一塊去,如今只有四弟一個人在家。他初入翰林院,又不是管這些事情的,四弟妹侯府出身,未必就懂莊田的事。他和你當年還算投緣,你閒暇的時候過去坐坐,一來陪她說說話,二來在這上頭也指點她一遭。皇上殺了王節不假,但這樁事情畢竟曾讓他震怒十分,如今顧著冊立太子忙不過來,等戶部整肅完畢騰出手,就要正式開始了。”

第十七卷 兒孫福 第003章 微服聞稱頌,偶遇寬前情

由於禮部已經開始預備冊皇太子事。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都已經得到了訊息,不但如此,朱瞻基更是藉此機會在中秋節後下了寬恤的旨意,一時間,整個京城都洋溢在一片喜慶的氣氛中。要知道,這和往常的大赦天下等等不同,惠及各行各業,由是萬民稱頌。

這會兒乃是午間,順天府衙前那告示板前,一個老學究模樣的半百老者站在那裡,對圍著的好些百姓解說道:“這省災傷,說的是受災之後的民田都能夠蠲免賦稅;寬馬政,說的是前時養馬所欠,官府不再追討;招流民賜復一年,則是那些因災荒等等流離失所的百姓就地安置,免賦稅一年;罷官田舊科十之三,這惠及的主要就是陳年舊稅了了;至於恤工匠,禁司倉官包納,戒法司慎刑獄,一樁樁都是仁政。皇上聖明啊!”

儘管這是朝官常用的頌聖俗套,但此時此刻,告示板前的男男女女無不是連連點頭。如今住在北京城裡的除了幾十年上百年的老住戶之外,多半是永樂皇帝朱棣遷都時,從南京帶來的諸色工匠富戶等等。僅僅是恤工匠一條,就能讓他們能夠喘得過一口氣來。不但如此,他們還隱隱聽說,朝廷將會在役使工匠上頭重新定出章程,從原先的無償勞作改為賞罰分明,這無疑是能讓人有個盼頭。而家裡有冤獄的則更是喜極而泣,交頭接耳間全都是無盡的讚譽。

距離告示板不遠的圍牆底下,十幾個隨從服色的壯漢正護著當中兩個年輕人。兩人一個是玄色衣衫,一個是石青色外袍,望著人聲鼎沸的人群,不禁低聲交談了起來。

“相比尋常的大赦天下,此次的寬恤詔令更讓民間感恩戴德。”

“他們是感恩戴德,但戶部已經是鬧翻天了。夏原吉解部務,新近署理部務的胡濙說寬免百姓卻加重了國庫負擔,不但是他,對於減免官田租賦一事,戶部上上下下多有異議。再加上釐定田畝的詔令已經頒佈,要說怨氣最大的,大概就是他們了。但竭盡民力本就是大忌,能施恩處不施恩,非明君所為。”

聞聽此言,張越忍不住瞟了一旁的人一眼。在這將近兩月中,朱瞻基在散朝之後常常會帶著人悄悄微服離宮。遠的在近郊,近的則在城裡,聽說錦衣衛和東廠累得四仰八叉,唯恐出了一星半點差錯。由於皇帝向張太后陳情,此事一直瞞得極好,哪怕是楊士奇等內閣重臣也絲毫不知情,張越也是因為訊息渠道靈通方才知道這件事。可即便如此,剛剛仍嚇了一跳。

“戶部既然掌管天下錢糧,就不能單單為自己的戶部計,該為天下百姓計。只抱怨官田租賦少了,而不深究天下田畝究竟有多少偷逃稅賦,本就是本末倒置。寬免士紳租賦丁役,這是朝廷對於文武大臣的優禮,不能讓人自以為常制而定為規矩。古往今來,最怕的就是這種不成文卻牢不可破的規矩。”

“說得好!”

朱瞻基欣然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