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了,連忙說道:“三位奶奶恕罪,既然皇上來了,我得趕緊進去照應一下,不能相陪了。”
眼見惜玉帶著幾個人匆匆往裡頭跑,回過神來的趙芬不禁使勁揉著疼痛的膝蓋,衝著那背影冷笑道:“畢竟是跪習慣的人,竟是沒事人似的……話說三弟妹,你可真夠有面子,竟然能夠讓皇上說這麼一句稱讚的話。嘖嘖,看這樣子,杜大人只怕不日就能放出來吧?”
杜綰卻沒有去接趙芬的話茬,望著那一行消失在月亮門裡頭的背影,她深深吸了一口氣。就在這時候,她忽然覺察到有人在拉自己的袖子。
“嫂嫂,那位就是天下最大的皇上?”
見小丫頭眨巴著眼睛瞅著自己,杜綰便輕輕點了點頭:“沒錯,那就是天下最大的皇上。”
第十卷 燎原火 第043章 不患天崩患心異
武將錄功向來以北征功為第一,可張輔由於徵交趾錯過了第二次北征,心裡總不免有些遺憾。於是,他固然對於此回皇帝再次親征也頗有些嘀咕,準備的時候卻不遺餘力。此時此刻,在書房中親自擦拭完了自己那身許久沒有上身的甲冑,他便吩咐彭十三為自己穿戴了起來,繼而又配上了御賜的佩劍。
然而,這一切剛剛做完,那書房大門便忽然被人推得大開。滿心惱怒的他正要出口呵斥,下一刻就認出了進來的這一行人,登時瞠目結舌。愣了好半天,他終於醒悟到這會兒不該站著,可那沉甸甸的半身鱗甲穿在身上根本沒法跪拜下去,於是便手忙腳亂地吩咐彭十三上來解甲,結果一偏頭卻瞧見自己這個心腹家將早就跪在了地上。
進了內書房的朱棣端詳著面前滿身甲冑不知所措的張輔,面上的陰霾一掃而空,轉而竟是哈哈大笑了起來。見張輔笨拙地要屈膝下拜,他方才笑呵呵地擺了擺手:“別忙活了,甲冑在身無需多禮,朕和你不差那麼一丁點禮數!看來朕今天這一趟卻是來對了,朕已經很久沒看到過你這一身甲冑的英武模樣了!張輔,還記得朕為你賦的那一首《平安南歌》否?”
這甲冑穿戴甚為繁瑣,張輔一個人實在是沒法將其解下來,此時只能躬身一揖。聽到這《平安南歌》,他頓時臉上漲得通紅,旋即朗聲道:“臣至今尚能背誦!”
“記得就好,不用背了!”朱棣見張輔竟然一張口就準備背誦,頓時啞然失笑,“朕可不是當初那個昏庸的趙王,問什麼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朕如今年過六十還能打仗,你才四十許,不至於連朕都比不上!還有,你那個兒子,記得好好教他騎射,就像朕調教皇太孫一樣,一定要讓他成器!”
“臣遵旨,只是犬子如何敢與皇太孫殿下相提並論……”
看到那一對君臣相得融洽的模樣,朱寧忍不住去看了看朱棣口中那個英武果毅的皇太孫,見朱瞻基的面上微微有些發紅,她頓時莞爾。朱瞻基輕輕噓了一口氣之後,亦是發現朱寧在看她,遂使了個眼色,兩人便悄悄退出了書房到了外邊。因院子裡有數十名錦衣衛,更有錦衣衛指揮使袁方,他們倆索性出了院子,走了幾步就站在了空無一人的夾道中央。
“聽皇上剛剛的口氣,這次北征也許又要帶皇太孫你隨行?”
朱瞻基想起永樂十二年那趟北征,心裡卻沒什麼美好的回憶。由於朱寧在宮中住了很長一段時間,他對於這位比自己小了整整四歲的姑姑倒是沒什麼戒備心,當下就嘆了一口氣:“七年前那是我戰場初陣,興許是見了血一發不可收拾,竟是追著瓦剌殘軍一直到了九龍口,結果身陷重圍,直到眼下我還常常做噩夢。不經歷那種情形決計沒法想到和蒙元打仗的艱難,只能擊潰擊敗,無法徹底滅殺,稍有不慎便有可能被反過來吃了。”
聞聽此言,朱寧的那點打趣戲謔之意立刻消失了。而朱瞻基頓了一頓,隨即便苦笑道:“而且,我至今印象更深刻的就是那回北征回來,半路上不少將士就已經糧盡。要不是小楊學士出主意將士之間彼此借糧,等回到中原之後再有有司加倍償還,只怕在半道上就會支撐不下來。每次出征便是將士幾十萬,於國庫負擔太大。”
作為長在王府高牆之中的皇族郡主,朱寧雖說也曾經悄悄溜出王府去看過大相國寺災年賑濟災民,雖說也曾經看到過黃河於開封決口那種可怕的情景,雖然也看到過開封人市上插草標賣人的情形,但她還不需要考慮這麼沉重的話題。此時此刻,她隱約感覺到朱瞻基對於北征的那一絲不認同,隨即便自嘲地笑了笑。
“都是我無知,竟然把這等大事拿來玩笑。”
“除了母親,我還是頭一次對別的女子說這些,若寧姑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