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來面對更多的挑戰,我們現在的部隊,防守的是傳統的疆界,還有很多的疆界,是完全無人防守的空白區,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們的軍隊,是不稱職的。”
向雨峰的這個結論把王正中中將氣得直在那裡喘粗氣,但向雨峰還沒說完,“在我提出的理論之中,很多概念都是對稱產生的,單一對稱或多一對稱,有矛有盾,有因有果,同樣,與無疆界概念所對稱的戰爭,我將其稱之為非對稱戰爭與非對稱打擊,與非對稱戰爭和非對稱打擊概念相對應的,則是戰爭中的槓桿效應和槓桿概念,如果大家能明白當一個人透過槓桿可以翹起地球的時候,那麼,以這樣的思維和眼光來看待非對稱戰爭理論,就更容易理解我所說的內容了。
說到非對稱戰爭,僅僅從狹義的角度理解,非對稱戰爭的概念與理論,就是從古至今古今中外的發生的大大小小,千千萬萬的戰爭中提煉出來的,在人類的傳統戰爭模式中,所有在戰場上取得勝利的一方,相對於他們的敵人,都含有某種程度的非對稱性,可以說,戰爭的雙方為了獲得最終的勝利,都在極力使己方掌握更多的非對稱因素,都在謀略,資訊,戰術,情報,心理,意志,士氣,裝備,兵員素質等方面不斷尋求與敵方的非對稱優勢,並利用戰爭中的槓桿效應,使己方的非對稱優勢擴大化,從而取得最終的勝利,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都是古今名將,名將之所以成為名將,也就是在這一點上下的功夫。我所堅持的非對稱戰爭理論,並非是宣揚軍隊無用論,而是相反,是希望我們的軍隊在理解了這個理論之後。
努力尋找自己的非對稱優勢,從而能在戰場上立於不敗之地。自海灣戰爭以後。高科技戰爭的威力引得世人矚目,而共和國的軍隊戰略,也從傳統的人民戰爭的思想向打贏高科技區域性戰爭思想轉變。部隊提出了科技強軍的口號,部隊裡許多人,都滋生了模式化的唯武器論戰爭觀,認為只要掌握了高科技武器,我們就能打贏戰爭,這樣的觀點,是盲目而膚淺的,在非對稱戰爭理論的解剖下,以更加理性的眼光看待海灣戰爭,我們看到的是什麼。是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在掌握了高科技武器這一非對稱優勢之下,利用非對稱戰爭手段,在科技這一個戰爭槓桿支撐點無限接近於對方時。恃強凌弱打的一場戰爭。海灣戰爭,正是非對稱戰爭理論最好的檢驗場,美軍在戰場上最重要的非對稱優勢是什麼,只有一樣,那就是高科技戰爭機器所顯示出的威力。這是美國人的優勢。我們應該學習,以縮小彼此之間的差距。限制其非對稱優勢的優勢地位。
但學習不是模仿,更不是複製或陷入唯武器論的泥潭。我們要想在這一美國人的強勢領域和美國人較量,無論我們學得有多好,都不可能是美國人的對手,我們只有發揮出自己在其他方面的非對稱優勢,才有可能與美國人較量一番。戰爭的槓桿,從來,都不是一個砝碼可以永遠決定誰輸誰贏的,美國人現在已經掌握了一個最大的科技砝碼,我們再踩著美國人的腳印用同樣的砝碼放到槓桿上,會有對方重嗎?只有努力發掘我們所具有的自己的非對稱優勢,走出一條獨立的強軍之路,才是我們的制勝之道。這,也應該是王正中司令和在場的每一個人應該思考的問題與壓在肩上的責任。”
王正中司令的怒火早已經平息了下來,微微皺著眉,思考著向雨峰剛剛所說的這些話,半晌,坐在孫海聲身邊的國防科技部部長李英同對著孫海聲上將輕輕地嘆了一口氣,“我還真是小看他了,這條大龍,可能不久的將來,連我們的國家都無法去裝下他了,他的理想和抱負怕是要在世界這個超級大舞臺上去實現了。”
孫海聲沒有接李英東上將的誨,海是在此刻深思著向雨峰剛剛所說的非對稱戰爭理論,用向雨峰的理論來檢驗著腦子裡出現的歷史上的那些戰爭與所謂的名將,這一來,孫海聲上將有些駭然的發現,向雨峰的軍事理論幾乎完全從一個全新的角度開啟了一道審視那些戰爭與名將的視窗,將那些戰爭和名將用全新的結構來解剖與審視,在非對稱戰爭理論的座標下,一切,竟然如此的清晰與鮮活,曾經縱橫歐洲的蒙古弓騎兵……古德里安和他的“閃擊戰”……鄧尼茨和他的“狼群戰術”……人民戰爭中的非對稱軍事思想……海灣戰爭……《孫子兵法》……
孫海聲上將覺得自己微微地有了一些窒息,向雨峰的軍事思想雖然只是初露端倪,但孫海聲上將已經看到了後面的金光大道,作為一個軍人,他十分明白這後面所代表的是什麼——一個“大統一”的軍事思想體系的形成。孫海聲上將此刻,甚至對向雨峰都生出了一股微微的嫉妒,從不相信天才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