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妥協或是從世家那放血,就算有著攤派,也只是個形式,表明服從統治。
吳南世家,也不是瞎子,宋玉欣欣向榮,他們又怎會不早做準備?
嫡子之類,還不捨得,但幾個庶子旁支,卻是無妨。到時就算事敗,也可壁虎斷尾。
再加上政事堂執行這麼久,也終於有些成果,宋玉就決定一起見了。順便考考才幹,讓他心中有數。
想到政事堂,宋玉就不由一嘆,他還是有些低估了此世法度之嚴。
那些農家子弟,聽得免費教授學識,還供給吃穿,學成後還有著安排,俸祿不缺,本就踴躍。在宋玉打下三府後,報名的少年,幾乎將政事堂的門檻擠破,宋玉不得不再加法令,宣佈進入政事堂,也得經過選拔考試,刷下些人,免得資源不足。
這也算是科舉的雛形。
但現在宋玉用人,還是舉薦為主,這些政事堂學員,要想出頭,必須考過兩場,一場入門,過了才有在政事堂學習的資格。
而在肄業後,又需與世家子弟一同比試,求得任命機會。
相較而言,世家子弟不僅只需透過一場,就可有著出身,並且有著家族支援,以後提拔速度,也不是政事堂學員可比。
宋玉本身,也只是想用這些學員稍稍壓制世家氣焰,並無取代之意,畢竟時機不對。
就算這樣,這些農家子弟,對著一線希望,也是死死抓住,宋玉就聽得陳雲奏報,這些學員,有不少通宵學習,甚至讀書讀到吐血者!
再走幾步,就進得文華閣,宋玉直上主位坐了。
下面兩波人,都是跪拜行禮:“見過節度使大人!”
“免禮!”宋玉看著下方,底下數十人,涇渭分明,一邊錦衣玉服,儀表不凡。一邊卻是粗布麻衣,卻漿洗得極是乾淨,神情自卑中又帶著些許狠勁。
宋玉一示意,沈文彬上前說著:“諸位入座!”
待得眾人坐好,自有僕從將試卷發下,這試卷極是簡單,就兩道題。
一道策論,縱談大勢,考的是考生的大局觀。一道卻是實事案例,要考生寫出具體解決之道。
眾考生此時也顧不得敵對,紛紛陷入奮筆疾書之中。
宋玉居高臨下,心中一動,運起望氣神通,向下看去。
廳中氣象,在宋玉法眼之下,頓時無所遁形,顯出神異。
只見滿堂紅白之氣瀰漫,宋玉不由點頭,世家子弟,既然能被舉薦,那也是有些才學的,就算是政事堂學員,經過這麼久的鍛鍊,有些紅色,也是正常。
宋玉放眼望去,大多數考生都是紅白相間,純白者寥寥,但這也沒什麼,本命純白,也可擔任正九品的位子。
這中間,又有幾個純紅本命,乃是一縣俊彥。
最後,在這紅白之氣中,又有著幾絲金色,光芒燦爛。
宋玉心中一動,記下了這幾人的名字。
考試過後,宋玉設宴款待考生,沈文彬卻帶著幾個副考官在後面閱卷。
等到宴席完畢,這工作也做得差不多了。
待得考生告退,宋玉轉入後堂,就見沈文彬捧著一疊卷子等著。
見得宋玉上前,行禮說著:“主公!我等已經排好次序!”
宋玉接過,仔細看了,就見得,論得眼光大勢,還是世家子弟佔優,多有令人眼前一亮之語。但說到實際操作,卻又是政事堂學生後來居上。
不由露出喜色:“這政事堂,還是用心辦了的,山長該記一功!”
“諾!”旁邊自有文吏,拿筆記下。
宋玉又看了姓名,見他在意的幾個純紅和金色,都在前十之列,不由一笑,說著:“前十名都以從九品文林郎入仕幕府!其餘的,發到各縣,見習各司,待遇和司吏等同!”
這相當於實習,先積累經驗,再授予實職。
“諾!”沈文彬恭敬應命,又問著:“這其中,還有世家子弟,只為吏員,是否太低?”
“本鎮還嫌太高了呢?”宋玉冷笑。又說著:“大乾官員,三年一任,卻只知舞文弄墨,不太管事,多被吏員架空,這是禍亂之源……”
接下來的,宋玉沒說,但沈文彬心知肚明。這些吏員,和世家沆瀣一氣,構成了世家千年不倒的根基,有時就連皇帝都不得不退讓。
“現在本鎮白手起家,正是掃清痼疾之時,吏員世襲,實乃大害!傳本鎮法令,以後吏員,都是三年一考評,優良者提拔,下下者就地解職!”